标题 | 民歌通俗化的几种形式探讨 |
范文 | 金秀华 【摘 要】中国民歌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阶段,也创造出了很多优秀且具有时代性、艺术性的民歌作品。但时代在进步,在人民群众对于音乐的需求发生改变的环境背景下,我们中国民歌也借鉴了通俗音乐的表现手法,于是“民通唱法”便应运而生。本文章就民歌通俗化的几种形式展开探讨,阐述民歌通俗化的价值。 【关键词】民歌;通俗化;通俗音乐;“民通唱法” 中图分类号:J64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069-01 民歌以民族声乐为基础,添加了通俗唱法的流行元素,不但保留了民歌的特色风格,同时也传承了各民族、各地域的风情文化。这种改变对于民歌长久的发展继承十分重要。 一、民歌与通俗歌曲的融合 在我们所认知的传统意义上,所有声乐作品的选择和创作都有严格的分类。中国民歌特点是曲调比较委婉,乐曲起伏较大,旋律很强。若是想要展现大气,浑厚的作品则需要用美声的唱法演绎,而流行歌曲则是更加突出其节奏的动感与多变。然而随着广大群众对于音乐审美的提高以及各位艺术家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寻求突破,让民歌通俗化的尝试打破了传统民歌千人一面的局势。首先是声乐作品的选择,音乐创作者们不再单单选择地方民歌和民族特色很强的作品,而是对通俗音乐中的作品进行崭新的诠释,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音乐审美。不管是哪种唱法都是在以音乐为媒介进行心灵和艺术的交流,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也更加证明了“音乐无国界”的寓意。 民歌声乐作品的伴奏形式大多为传统民歌乐队,然而在近些年来,民歌在作曲手法上大量借鉴和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术和理论,然后再结合民歌特点对其进行编曲,更多地采用了管弦乐队或是混合式乐队,同时也在配音乐器中加入了电子音乐元素,众所周知电子音乐是通俗流行音乐的标志。电子音乐为传统民歌增加了新的音色,丰富了民歌音乐的艺术特色,也提高了民歌音乐作品的表现张力。 二、民歌与通俗音乐互相借鉴唱法 在我国以汉语为文字基础创作的音乐作品,若是以唱法来区分的话可以区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通俗唱法。中国的传统民歌主要以民族唱法为主,利用胸腹呼吸,气息比较浅,位置较为靠前,吐字清晰,经常采用头腔共鸣,声音持续时间比较久,声音洪亮,但西方美声唱法需要用半分力量演唱。这就需要演唱者拥有足够的气息,音色甜美,善于变化,要严格地区分声部,使演唱者的声音可以穿过交响乐到达听众耳中。[1]而通俗唱法的声音追求自然,中部声区运用真声,高音区运用假声,真声假声结合,在多个口腔产生共鸣,虽然音色不够洪亮,但其产生的共鸣较为适中,所以通俗歌曲的演唱需要话筒、音响等辅助设备来完成音乐的表演。民歌通俗化的唱法表现为以美通、民通为主,也就是当前人们所说的“跨界民歌”“新民歌”等。民歌通俗化唱法是以民族唱法为基础,讲究科学的发声,气息相对比较浅,音色不像民族唱法那样洪亮,而是比较温柔,且富有流动感,相对来说感觉比较随意。[2]不过相对于通俗唱法来说还是要规范一些,以民族唱法的咬字作为基础,但不能过于强调其归韵、清晰,而是学习通俗唱法咬字自然的特点。这种表现形式展现了民歌唱法的基本风格,还可以让表演者更加轻松地表现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声音共鸣上,民歌通俗化的唱法位于民歌唱法与通俗唱法之间,发声的位置比较靠前且集中,虽然声音没有民族唱法那样高亢,但是声音更为流畅,更能够表达感情。 三、创新了歌曲的表演形式 通常来讲,民歌唱法的表现形式注重声情并茂,形神兼备,演唱者的着装因歌曲题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服装,演出风格大气,舞台明亮。演唱者大多为独唱,男女对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有时还会利用舞蹈作为效果支撑,合唱、重唱相对比较少。而通俗化的艺术形式就显得更加随意,贴近人们生活,不再一味地表现民族特色,演员的服装、妆容以及舞美和灯光都结合了多重元素,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表演形式。尤其在近几年的文化圈内,民歌歌手与通俗歌手开展了很多的合作,不管是在创作阶段或者演出阶段,都极大地加快了民歌通俗化的进程。 不仅如此,民歌通俗化在艺术的传播方面也有所体现。流行音乐歌手举办的演唱会一般都是演唱歌手新的作品或是之前的歌曲,吸引了基数庞大的观众,加快了流行音乐的发展。而民歌在大众的心里一直把其看作一种严肃的音乐形式,使得观众内心有距离感,而民歌的演唱者们也在不断地努力,在坚持创作水平的前提下,从其他各方面迎合觀众审美,拉近民歌与大众的距离。[3]在民歌通俗化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创新,让民歌歌曲保持其品味的同时,还要拥有独特的内涵,让民歌和通俗音乐充分地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一种能为大家广为接受的艺术形式。 四、结语 中国当代民歌在声乐演练中结合通俗音乐的唱法,在音乐创作中借鉴通俗音乐的优点,在舞台表现方式上也融合了通俗音乐的表现方式。民歌的发展已经拥有了深厚的底蕴,相信经过各位民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中国民歌必将得到更加良好、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艺菲.浅谈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 亚太教育,2016年2月下. [2]徐艺菲.陕北民歌教学若干问题及对策[J]. 北方音乐,2016年12月下. [3]徐艺菲.陕北民歌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6年第17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