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漫谈艺术创作在当下境遇中的传承与更新 |
范文 | 方伟 摘 要:自1998年以来,当代中国艺术逐渐成为世界艺术视野中炙手可热的焦点之一。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扩大,艺术创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艺术史发展与社会背景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现代艺术发展特点并再次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更新方向,为的是形成更加自信、清晰的研究角度和创作方法。 关键词:时代;艺术创作;审美 艺术史角度的更迭无时不刻都在重复相同的循环,某个运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超越,而后又以同样的方式被新的运动取代。积淀与革新始终贯穿于艺术史和艺术家的传说之中。观察这些事件的发展,正是在纷乱的当代艺术思潮与现象中明晰方向的极好手段。而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战后欧洲艺术与美国艺术运动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与更新。 一、对比历史发展规律与艺术形态更新的呼声 随着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升,在长时间的文化寻找与实验之后,在艺术领域中,抽象表现主义成为了战后世界艺术中心转向的标志性流派。这样的积累与嬗变,联结了欧洲这个“旧世界”艺术中心的深厚积淀与美国本土艺术突破文化困境,建立新标准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闪烁的名单出现在这样的风格传承与更迭中。例如,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大胆色彩表现风格为特征的“野兽派”开创了现代主义表现风格的色彩特征。这样的特征被吸收并且重新运用,对美国现代艺术中色彩与心理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荷兰裔艺术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带着立体主义的影响,重新创造了新的具象表现主义风格。这样的风格在后来被称之为“行动绘画”。在后来的定义中这些隐隐糅合着欧洲艺术风格的抽象表现主义被巧妙地定义为“一次极其强大而卓有成效的艺术爆炸”。[1] 在西方艺术的演进中,传统与现代,传承与超越密不可分。纵观西方艺术体系的更新,后代艺术家与自身传统之间的呼应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成长过程。在绘画的创作与研究中更是如此。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的绘画实验对美国战后的超现实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的过渡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明显见到立体主义的影响。然而在戈尔基开始尝试更新的转换与表现手段对已成为刻板样式的欧洲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进行改造之后,自然的对应起美国艺术对新形式的渴求。他强调画家“手”与“自然”以及潜意识中“精神”的结合,在兼容欧洲传统的基础上,渗透着充满欲望和热情的美国价值观。戈尔基也由此建立起美国20世纪艺术史上无法忽视的特殊绘画形态。由此可见传承以及更新之于艺术世界的重要性。 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艺术形态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它与西方艺术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本在西方艺术史中更迭着的各种艺术运动与艺术思潮几乎同时并行并且发声。初期的发展因为长期以来以西方的艺术风格为线索作为参照谱系,被无形地分隔为中国画和西方样式两种体系中国艺术特征。 在初期爆发式增长的艺术创作与猎奇资本停滞之后,当代的中国艺术逐渐开始反思。在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已成为当代性的典型特征的今天,中国艺术在多元的国际语境中发展并且建立独立的文化身份以及自身的认知体系。当代的中国艺术开始被赋予文化传播以及重新发现符合时代与东方特点的审美与价值观的重任。传承与更新在艺术史上惊人的相似。从前辈赵无极先生以东方精神对抽象主义的深化和融合到黄永砯以东方文化为文脉,融合进入国际艺术视野,这些在初期被喧嚣淹没的艺术现象开始为更深层次的反思提供可被研究、对比的素材。 这样的艺术与文化呼声在今天似乎变得更加响亮。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试图以传统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更新来重新确立在国际艺术环境中的定位和特质。当这样的变化体现在艺术作品中时,创作者本身需要重新考虑其本质和未来,新的表现方式和文化表达的探索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艺术家已经开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二、对艺术表现的现代化转译 现代主义的观念彻底改变了过往世代的标准法则,也深深影响了当代的生活和视觉文化。对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本体语言表现多元化特征的深入研究,打破媒介的界限,并且突破固有媒介的认知惯性,成为拓宽艺术表现的形式与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向。 正如人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变,正如北魏石刻造型的极简、唐的丰润、宋时严谨等每个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独特视觉倾向,审美的更迭不以个人的意图为转移。当代人或者下个时代的观赏者对艺术的要求与今天社会生活的节奏和环境是紧密联系的。今天的创作无法也很难套用传统的审美观念,在被数字图像、媒体、流行文化彻底淹没的视野的当下,艺术更新应该主动关照与正视这样的规律。东方艺术新的价值思考也许在于如何将其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在今天的审美和生活环境中辐射开来。对现、当代审美的转化能够扩大传播的范围和深度。 这样的情怀与关照在吴俊勇的《飞舟》中可见一斑。艺术家以西方神话为借题,却剥离了西方样式,在描绘的图像的元素上呈现出以“龙”“鹤”等东方神话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形象,而用树木则取材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结构与表现。他运用东方绘画的表现方式、技巧与趣味重新建构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味和隐喻的神话“剧场”。他的作品《千月》更是以宋僧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作为图像转化的灵感与基础,将传统文化中所隐含的东方世界观与西方当代艺术媒材进行对话与融合,形成了融合东西方审美及文化、隐喻的独特表现形态及全新的古典意境。他以东方水墨绘画为基础,结合当下的多种媒体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通过这样的跨文化和观念的对比与交互,打开东西方审美和表现方式的不同视野。融合中西、兼收并蓄以东西方的审美规律、艺术精神和文化概念的对比碰撞之后产生艺术实验和创作理想。 三、从理论的宏观走向现实的微观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艺术创作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一个结论。“生活”之于历史呈现出了微观的特点。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体验与发现是创作出优秀艺术作品的前提。艺术家面对的不仅是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更多的是要通過不断的艺术实践自觉地开发对身处环境与周遭事物的认知。艺术创作并不是机械地对客观现实和生活进行记录和描述,而是对生活的内在或者说不可言说的情感部分进行虚拟的视觉制造与情感传达。从生活的体验出发,从艺术的各种观念比较的研习中提炼,了解不同的材质语言与素材背景,在创造的意识下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艺术个体性的表现特征。艺术史正由这些微观的个体创造组合而成。 今天对纷乱艺术现象的反思,使得关注生活的微观成为必然。正如霍克尼在加利福尼亚的生活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映射,身份问题始终与艺术家所处的周遭环境息息相关。在信息传播极为便利的今天,地缘特征依然是艺术家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下的艺术创作语言日趋接近,地缘文化的特殊性和影响将成为历史角度识别艺术创作重要性的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多元化的体现。 四、艺术创作的更新与传承与实验精神 从视觉的本质来看,艺术创作通过身体经验感受对象特点,主观上对对象进行归纳与总结。艺术家在工作过程中磨练观察的方式与方法。这些都要落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体验手的触感、材料的质感等,将这些物质进行重构,在不断的“试错”中总结经验。艺术家需要从创作思路出发,落到可见的物质的客体上,这也需要在实践中把想法体现出来。强调个体创作的不同特性,使用的实践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特质和关注点。 “试错”与“将错就错”正是对于实践过程中宝贵的偶发性特征的精辟总结,也是“实验”精神在创作过程中的体现。 五、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多种媒介表现的外在形式引发观者对人文环境、精神世界的反应与反思 人文关怀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人的群体生活状态的考察和提炼表达来实现,正如南非著名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所说过的那样:我从未离开过故乡。 创作的过程更加关注人与社会生活状态的因素,重视思维和观察敏感度的表达。 六、中国艺术创作的更新和学院教育的紧密联系 艺术创作在经验的传承、价值观和视野的传递上离不开学院的教育和传承。当下的趋势越来越注重现实生活中的视觉形态和人文观念对创作的影响。类似于田野调查的方式,不仅在社会学学科中使用,艺术创作中也越来越多的借鉴了这些调查社会群体生存状态的实践和思维训练方式。艺术教学的关注点也逐渐由表现记录转移到绘画本质的内心和情感呈现上来。 在“理性”的思维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艺术教学中依然需要强调“感性”的成分。学院派艺术风格天然的特点使得艺术创作容易出现偏重技巧的表现,忽视感性表达的现象,即过于强调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而忽视艺术作品本身的情感传递的任务。感性在艺术创作中作为作品升华的重要内涵是不可缺失的。 “感性”的强调应该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 总体来说,艺术创作的更新与传承离不开时代需求的大背景。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学院面临着如何以形态更新对应未来的国际化文化传播需求和建立新的学术高度的挑战。 仅以此文,将自身艺术创作的经验以及对环境判断的思路的思辨结合起来,抛砖引玉,以待更大范围的讨论。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西方當代艺术:从抽象表现主义到超级写实主义[M].柴小刚,周庆容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42.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