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西边境美术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研究 |
范文 | [摘要]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践研究,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进行美术课程的开发、整合,可以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广西边境作为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地区,开发本土美术资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既可让学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也可以将民间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美术文化资源;中小学美术教学 一、中越边境地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中国和越南山连山、水连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越陆地边界线约长1350公里,连接中国的广西、云南与越南的莱州、老街、河江、高平、谅山和广宁6省。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与越南交界的县市有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凭祥、宁明、防城港等,各县市及其相邻区域共同构成了广西的边境地区。 二、开发中越边境地区美术资源的重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标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将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结合,可以最大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开发中越边境地区美术资源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有其独有的地方特色,我们将当地的美术资源放到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上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一些本土的美术知识,更主要的意义是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本土的美术资源,了解到当地的美术知识及一些民俗文化,并且能够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很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在民族文化中熏陶自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甚至是上升到热爱国家的高度。把民间美术文化与爱国教育联系起来,对于边境地区的美术教育意义深远。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 在广西边境地区有很多学生来自少数民族,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渗透,他们的生活趋于汉化,学生对自己民族的风俗文化与语言等了解少之又少。所以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民族、对民间的文化有所了解和热爱,进而有利于这些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三)本土资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学生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很了解。太过熟悉以致学生对当地充满美的风土人情都淡漠了。在教学中引进这些他们平常生活中能见到的风俗、风景等,会让他们感觉更加贴近生活,从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热情。比如,笔者的“花山崖壁画”一课是在宁明的小学授课的,那里的学生几乎人人都去亲眼看过花山壁画。因为那里是他们熟悉的地方,所以当我让他们探究花山崖壁画的秘密时,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在课堂的最后部分,我让学生模仿花山壁画粗犷的绘画方式来亲自体验和感受一番,不一会一个个红色的小人,站着的、半蹲着的,还有铜鼓、羊角钮钟等都跃然纸上。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家乡会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带着这种情感,学生的作品也更加生动自然。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原来家乡那些看似平凡的东西竞藏着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也让他们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三、中越边境美术课程资源 中越边境的美术资源是指边境地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包括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一些社会文化资源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各自形成体系的地域里,边境的广西人民有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优秀文化。 边境地区的美术资源是渗透着生活的艺术,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品类繁多。在这里我就部分资源谈谈: (一)花山崖壁画 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壮族文化的瑰宝”。画幅中有人像、兽像、物像(铜鼓、环首刀等)。人物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画像全部都是用当地盛产的一种赤铁矿和动物的血制成的天然颜料绘画的,全部呈现土红色。虽经常年风雨侵蚀,但色泽依然清晰,花山崖壁画不愧是壮族的文化瑰宝。花山文化孕育着左江流域壮民的自强不息、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精神。 (二)铜鼓文化 铜鼓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壮族人民敲击的乐器,也是壮族人民祭祀时用来祈祷的神物。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稳重饱满的感觉。鼓面中心的装饰常配以太阳纹,圈带上铸着精美的装饰物,比如青蛙、龟、乌等,造型夸张、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配有很多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地方特产 宁明是广西林业大县,盛产木材、八角、中草药等,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还有八角香鸡的特产,是在八角林下放养的土鸡,肉质鲜美带有八角幽香。另外还有蜜蜂糖、山黄皮果、沙糕、粽子、五色糯米饭等脍炙人口的特产。 (四)自然风景 边境地区风景秀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然风景的美育功能,唤醒学生的天性,使他们自发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风景秀丽的山川河流提供了学生们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资源,家乡的村寨、小镇、河流等这一切风景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不仅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能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结语 广西边境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而丰富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为边境地区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本土资源宝库。面对目前广西边境美术教育水平较低急需提升的迫切诉求,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当地特有的民族特色的本土美术教育资源。让民风民俗走进课堂,既能拉近学生与美术欣赏的距离,唤起学生对于祖国和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语言的了解,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中熏陶自己,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总之,开发广西边境本土美术资源,对于发展边境地区美术教育、保护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构建和谐广西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崔洁,广西艺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