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寒食帖》书法艺术赏析
范文

    王康靖

    

    摘 要:《寒食帖》又称《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时所写的。当时的苏轼因为反对朝廷变法被贬到黄州,在第三年寒食节有感而发,遂作此文。该篇书法被看成是苏轼的代表作。全诗似乎自言自语,抒发人生处于低谷的哀怨,和孤独生活的凄苦。

    关键词:《寒食帖》;书法艺术;苏轼;苏东坡

    《寒食帖》是苏东坡遭受人生低谷时候凄苦生活的自叙,全文为行书二首,共17行207字,笔蘸浓墨,娓娓道来。开篇行文字体较小,诗文写至后面时情绪似乎突然高涨,个个大字,跌宕起伏。诗中“年”“中”“苇”“纸”四字皆用长竖牵丝,似乎述说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哀伤,全诗皆笼罩在潮湿破败的氛围中。苏轼一生多次遭受贬谪,却愈发坚毅,正如他所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伴卑田院乞儿”。此篇书法墨色饱满,飞扬飘逸,若是让东坡再写一遍,只怕是再也写不出来了。正符合他自己所提出的“无意于佳乃佳”的艺术观点。《寒食帖》几经流转,于元丰三年经河南县令之手转交给苏东坡的好友黄庭坚,黄庭坚见此稿便激动万分,览后遂题跋于诗后,并对此诗篇表达了极高的赞扬。

    苏轼早年学习“二王”书法入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在谈到他的书法创作时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表明,他的书写风格重在写“意”,重在情绪的表达。

    观这幅诗作,人们能感受到苏轼当时心中对自己境遇的不平与愤懑。他将愁苦可怜的境遇,写得如此大气磅礴,神采飞扬。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黄州期间,虽然是名义上的团练副使,但是虚有其名,到处遭受监管。《寒食帖》用笔主要以侧锋为主,结体前文扁而偏肥、到了后文苏轼又穿插使用了一些瘦劲细长的字形,打破了整篇的呆板局势,使得全文显得富有变化。

    此诗帖极大地体现了苏东坡书法用笔的特点,据说苏轼写字喜欢把手腕按在桌上,所以字写出来都是斜斜的,黄庭坚调侃其字如石压蛤蟆,寒食帖的用笔特点就是这样多用扁侧。这样显得超然而高古,朴拙而自然。许多人觉得这是因为苏轼喜欢使用三指执笔法造成的,其实不然。每个字的长短斜正,都是由书法家结合自己的审美观不假思索决定的。

    整篇在字形大小和疏密变化也有许多巧妙的安排,此帖最多的一行有10个字,最少的一行有5个字。字形大小差别对比很大,后文处的“春江欲入户”到“死灰吹不起”,字体逐渐在放大;写到自己“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时,“破灶”两个字又突然格外地大了起来,像是在极力描绘穷途末路、衣食无着的窘迫,令人不禁感到凄婉万分。这几个字突然大出其他字好几倍,这种字形上的突然变化,大概是作者突然情绪失控造成的,表达了当时难以遏制的愤怒。而“屋如渔舟濛濛”“煮寒菜”等地方的字距过于紧密,就是通过描写空间上的压抑,来表现出自己当时内心的压抑。这些章法布局的错落变化,使得观赏者的情绪也会跟随着苏东坡的笔触变化而心潮澎湃。

    最后是中轴线的变化。古人作字,通常不作正局,制造矛盾,再解决矛盾,最后达到和谐的统一。《寒食帖》的中轴线忽左忽右,就像是欲言又止、欲哭无泪、走投无路的流浪汉,可想而知苏轼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不平与愤怒,是何等的痛彻骨髓。

    客观来说,在宋代“苏黄米蔡”书法四大家之中,米芾技法功力当为第一,其八面出锋的书法特点对后世影响也是苏东坡所不能及的。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苏东坡对于书坛的影响还不如黄庭坚。可是在苏东坡众多的传世之作中,惟独这篇《寒食帖》,被一致公认为无懈可击的旷古佳作,并登上了天下三大行书之末的宝座。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此诗作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山之作,并极大地体现了苏东坡“尚意”的主张。《寒食帖》刚开篇的时候,书写平缓,字体端正也较小,到了后面,由于感情发生变化,字便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后文如疾风暴雨,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触动后实在难以抑制,到了最后才又归于平缓。就彷佛在述说一个故事:刚开始情绪微澜,尚能平静,中间为情绪感染,慷慨激昂,最后终于理智渐归,又重回平静。可以说,《寒食帖》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苏轼的审美追求,即“我手写我心”的书写风格。在这幅作品之中,作者的用笔、布局与情绪、意趣得到了完美统一,交相辉映,最终使得此作成为公认的神品。

    作《寒食帖》时苏东坡四十五岁,已近天命之年,这时他开始与黄州僧侣共同修习禅学,变得质朴无为,常常静坐修行,远离朝堂的日子里他也慢慢抚平了乌台诗案的愤慨。诗文中写到自己大病初愈,卧在床上,闻到潇潇苦雨中的海棠花,心中感慨万千,文中“花”和“泥”两个字相交处有很微妙的牵丝映带,似乎是在訴说自己如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坚强,写到“何殊病少年”,原本想写的是“何殊少年子”,此句他打上三个小点表示删去了“子”字,加上一“病”字,改为了“何殊病少年”,没有涂抹,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最初想法,也保持了行文的流畅。

    后一句写到大雨入户,雨势的“势”字突然变大了一些,且字形倾斜,似乎让人感受到千年前那场大雨倾盆,要掀翻东坡居士的“破户”,后面写到在破灶边看到乌鸦叼着人们烧剩的纸钱,在眼前飞过,想到朝廷远在“九门”之外,觉得此刻的自己已经山穷水尽,正如烧尽的死灰不起,后文的“哭途穷”三字突然变大,“穷”字字形被拉长,显得格外明显。此卷下方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据说是苏东坡写完,排遣了情绪就一把火烧掉后又被捡回来了。这种戏剧性的描绘不知真假,但可见东坡当时书写的随意性。人在没有了任何欲望念想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天然不加修饰的最原始状态,这也是宋朝所谓的“尚意”书风,宋朝可谓是古时候文人士大夫最舒服的朝代,宋太祖定下的重文轻武国策,使文人更加无所顾忌,思想开放。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行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苏东坡在《寒食帖》中字形有大有小,欹正相依,放任自流,直抒胸臆,正可谓是神采飞扬,最真实的性情流露于纸上,自然也豪迈。

    此诗帖问世以后,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鉴赏家都对《寒食帖》推崇有加,皆称道此为一篇旷世神作。到了南宋,递交此稿给黄庭坚的那位河南县令张浩的侄孙张演在看到诗稿后,另纸题跋道:“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从此以后,《黄州寒食二首》的诗稿才被装裱称为“帖”。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见到此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再到了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想到往事,又特别书写了“雪堂余韵”四个大字在卷首。

    到了今天,人们把苏东坡的《寒食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兰亭序》是东晋雅士的欢愉放旷,《祭侄帖》是忠臣爱国的铮铮铁骨,《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凄苦哀叹。这三幅诗作原本都是草稿,是作者情绪最自然的流露,却不经意间成为了后世人人追捧膜拜的里程碑式的神作,无数人为之倾倒。

    人们常常讲完《寒食帖》后就草草作罢,本文还想继续说说寒食之后的苏东坡。在寒食节里如此一番发泄的苏东坡,就像一次排遣了所有的苦恼,不久以后的阳春三月,那个潇洒旷达的东坡居士又马上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在春日的细雨中,他一次出行忘了带雨伞,不小心就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里,他提笔落墨写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痛苦和绝望的寒食节里走出来的苏东坡,仿佛更加成熟和旷达,迈入了新的人生大境界。借用文学大师余秋雨的话来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余秋雨.苏东坡突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