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样态的本真寻绎 |
范文 | 秦静+++刘国文 摘 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学习场域。基于对当前“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叩问和剖析,积极寻绎“综合与实践”教学应然的本真样态。尝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设置本真样态下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开“源”,引“流”,通“脉”。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学样态;数学教学 早在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数学家柯朗就指出:“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把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统称为“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学习场域,帮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建构是对数学教育本质的应然回归。2016年“核心素养”理念正式提出,基于素养取向,如何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赋予更多的素养发展内涵,努力追寻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本真样态?笔者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样态的叩问与审视 我们先来看一份调查统计: 笔者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价值与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对来自全市的80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虽然问卷样本仅有80份,但从中也可看到当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的影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数学“综合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不被老师们所关注和重视,在常态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这一内容的重要价值研究不够,认识不清。课堂上随意地提一提、说一说,甚至是布置学生回去自己看一看,这样的现状普遍存在,就是公开课在教学样态上也存在学生表演、知识巩固以及演示操练等误区。分析表格中的抽样数据,我们需要冷静地叩问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综合与实践”不能有效地落实在常态的数学教学中? 问题二:为什么“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真正被老师所理解? 问题三:为什么“综合与实践”教学偏离了它应有的课程航道? 不难看出,这三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当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现状。深刻地反思是哲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如何真正落实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本真样态和应然价值,来促进儿童数学素养的发展?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审视问题背后的渊源。 (一)传统教育观念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思维 在传统教育中,目标模式长期占主导地位,教师以固化了的教学思维方式开展教学,始终想着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最显性也最容易量化的就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而蕴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理性思辨、实践应用、以及“人”的数学发展目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达成过程,需要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体验中积淀和内化。在知识至上的教学思维里,数学的隐性目标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了,甚至是无足轻重的。知识技能的夯实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来保证,这必然会挤去老师眼中“没有用”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时间。常态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如何能得到保证? (二)数学教学环境中迷失了“教育”的元素 素养发展理念是把課程聚焦到“人”的发展上。有专家指出: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是“人”发展的核心要素。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路径依赖法则”启示我们: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他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路径依赖。因为在这样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丢了“育人”,丢了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课堂上失落了人文气息和数学精神,但却充斥着对知识的反复讲解和习题的大量操练。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教师怎么会去花时间探究“综合与实践”的积极意义? (三)量化评价模糊了“综合与实践”的存在 “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价值指向是知识的综合应用、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的目标要在儿童不断地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达成,它是在为儿童的数学素养发展奠基,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用数字来量化。当下,数字量化仍然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甄别的还是学生那一张试卷上的成绩。“综合与实践”不作为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价值在这样的评价里得不到科学的表达,它的真实存在无形中被清晰的数字概念给模糊了,在很多视野狭窄,眼里只有分数的老师眼里,应然的实施路径又怎能不偏离航道? 二、数学“综合与实践”回归本真的教学样态设计 寻绎“综合与实践”回归本真的教学样态,首先要去撬动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固化的思维方式,聚焦“人性”和“道德”,让教师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基于儿童发展的素养诉求和课标理念,拓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一)聚焦活动本身,开“综合与实践”教学之“源”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因此,活动的内涵设计和有效组织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源头活水,要关注活动开展的目标设置,活动过程的内涵凸显,活动主体情感态度的发展。 1. 让“问题”在对话和交往中自然生长 著名教育家叶斓教授曾言:教学的本真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和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学生在对话和交往中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问题”也会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然生长。华应龙老师执教的《神奇的莫比乌丝带》一课,学生对莫比乌丝带的探究活动就在华老师和学生充满数学意蕴的对话交往中徐徐展开,“问题”在活动中自然生长。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吗? 生:神奇的莫比乌丝带。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屏幕上有课题。 師:哦,原来是电视带给大家的信息,你们可真会观察。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莫比乌丝带是什么样子的? 生2:莫比乌丝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生3:莫比乌丝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接下来华老师变了一个小魔术,学生饶有兴趣地跟着老师试做。 师:是不是只有一个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用笔在纸圈中间画一条线,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直画一圈,你会有什么发现?我们再用手指沿着纸圈的边走一圈,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对神奇的莫比乌丝带的好奇,“问题”自然流泻。纸条的教学演示变成华老师的小魔术表演,师生交往别具匠心,学生探究莫比乌丝带的热情和兴趣被点燃,探究活动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向思维的深处漫溯。 2. 让“兴趣”在好玩的数学中绽放光彩 数学大师陈省身写下“数学好玩”,数学家田刚则题词“玩好数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数学“综合与实践”旗帜鲜明地为儿童提供了“数学好玩”的实践场域,让儿童的兴趣因内生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笔者执教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课,认识七巧板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拉开序幕,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绎了七巧板从古时候的“宴几”演变成一种玩具的历程。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因为十分好玩,还被称为“唐图”。鲜活的动画点亮了孩子的眼睛,简单的七巧板背后还有这么生动的故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好玩的“七巧板”激发了学生“玩好七巧板”的内在需要和原生兴趣。活动中,笔者采用“学生自主创意设计—交流赏析学生创意—小组主题化设计”这样的思路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好玩的七巧板激发了儿童爱玩的灵性,他们完全着了迷,好长一段时间班级里盛行玩七巧板,连家长也参与了进来,还成功举办了一次玩转七巧板创意展。 七巧板是学生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玩具,但之前并没有引起学生玩的兴趣。为什么一节活动课竟让孩子们对它着迷,那是因为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创造力,给足了他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时空,流淌在指尖的美和快乐不断叠加,让“七巧板”因个性化的创意设计而滋生内在的美感和学生的成就感。 (二)着眼数学素养,引“综合与实践”教学之“流” 如果说目标多元、问题意识、学习兴趣是“综合与实践”教学之“源”,那么,问题探究中知识的综合运用、活动交流中的探究张力、现实情境中的数学精神便是“综合与实践”教学要引的“流”。 1. 在活动交流中激扬学生的探究张力 “综合与实践”的显著特征是综合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探究解决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指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探究兴趣。”笔者在设计综合与实践《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着力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推断论证,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土豆块等实验操作工具,课堂上操作实验、交流碰撞,学生因发现而激动,探究的张力不断得到激发。 实验活动1:将涂色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土豆块,分割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在表中记录数据,交流小正方体每个面的涂色情况。 实验活动2:将涂色的棱长为3的正方体土豆块,分割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在表中记录数据,交流小正方体每个面的涂色情况以及与实验活动1的变化情况。 实验活动3:将涂色的棱长为5的正方体土豆块,分割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在表中记录数据,交流小正方体每个面的涂色情况以及与实验活动2的变化情况。 …… 猜想推测:通过实验和交流,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合理推断? 实验活动步步推进,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此时,学生的思维载体不是规律,而是颜色分布不同的小土豆块,正是充分的动作和形象思维在不断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这一过程中,有趣的动作和形象思维不断叠加,必然催生学生的理性顿悟,数学灵感也在直接的体验中闪耀光彩。 2.在细节引领中启蒙数学理性精神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精神的启蒙和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甚至一个教学细节的潜移默化,都会在学生心中种下数学精神的种子。数学“综合与实践”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启蒙儿童的数学理性精神是数学“综合与实践”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才能真正滋生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在的理性之美。《小小商店》是一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活动中有一个非常小的教学细节:一个小朋友向小销售员购买一个12元钱的玩具小汽车,学生1拿着一张50元去购买,小销售员却说,不对,太大了,直接拿20元就可以了。教师不动声色地进行引导:“拿50元购买可不可以?为什么拿20元购买更好?” 学生2说:“50元可以,但要找很多零钱,20元离12元更近,所以应该用12元来买。”学生3马上说:“直接付一张10元,2张1元最方便。”“看来,就是付钱买东西这一件小事,也不是那么简单,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呢。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老师相机进行引导,孩子们又开始讨论起来。交流中,孩子们体会到,“求简”是数学的一种精神,但也要考虑实际的情境。 精神的滋养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小动作”里完成,有时候,教育的意义并不完全在活动本身,而在过程的细节之处。教师应有这样的意识,把教育的元素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精神之花终将会在儿童的心田绽放。 (三)融入课改因子,通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之“脉”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既需要与教材其他三个板块在理念和实践上高度融合,又需要在教学路径上有新的举措和突破,更多地融入“实践”和“教育”的元素,从环境上真正打通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脉络。 1.问学课堂,从教学生态上打通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问学课堂”的研究与构建。最大化倡导“问”“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生态,赋予课堂以“活动”“实践”“文化”的生动内涵。一年级小朋友学习《认识图形》一课,孩子们的桌子上摆满了积木,熟悉的积木唤醒了儿童对图形的已有认知,他们兴奋地在玩中学,学中问,问中做,一个小朋友说:“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玩具上。”问题意识是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关键要素。问学课堂着力学生问学力的培养和发展,二者之间一脉相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发现、探究和实践的过程,问题的解决是知识运用的实践延展,学生经历了生活到知识、知识到生活的全过程,也就有了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研究世界。 2.学科整合,从内容路径上突破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有限,课时安排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为此,笔者依托学校的成长课程体系建设,将数学“综合与实践”与语文习作进行整合,开发数学活动与微写作课程,致力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活动设计的研究。课程实施纳入学校的成长课程实施计划,固定活动时间,围绕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设计具体的活动内容。比如:学生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后,笔者设计了“包装的学问”“土豆有多大”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探究之趣,感悟数学之乐。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日记、活动观察报告,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之心、之愿、之勇气,这也正是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精髓。我们来看学生的一则活动日记: 周五下午,是我们的数学微写作课。今天的课,我们上了“包装的学问”。在课上,老师首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把三块香皂包装在一起,你打算怎样包装?我们小组首先考虑节省材料,决定把三块肥皂盒竖着放,将肥皂盒的最大面叠放在一起,这样,三块肥皂所占的空间是最小的。我们通过测量得出了这个组合的长方体的长是14.5厘米,宽是3厘米,高也是3厘米,通过计算大约需要1.4平方米大的包装纸,按照这个尺寸,我们剪下了一张包装纸,结果发现小了。哦,因为在实际包装的时候还要有重合粘贴的地方,包装纸应该比计算的数据要大一些才可以,我们又重新剪了一块。 …… 这节课,我一直都特别兴奋,我们靠自己的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后,我就会自己包装东西了。 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指出:“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这就为每个个体提供了自我创造意義的可能。如果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倾注进去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寻绎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本真样态就是要去找寻认同和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自然的数学学习场域,唤醒老师们心中美好的教育理想,摒弃教育的功利之心,以教育者的良心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满足儿童精神成长的需求,为儿童创造“好玩的数学”,积累活动经验,沉淀情感体验,让数学学习活动充盈着童真和童趣之美,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之乐,激发他们“玩好数学”的坚定信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