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紫砂壶的制作和审美
范文

    陈云

    摘 要:紫砂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民族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紫砂壶;制作;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24-01

    宜兴,古名荆溪,因荆溪河得名。秦始皇灭楚,改名阳羡。晋惠帝为表彰周王己,改阳羡为义兴。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迄今沿用。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亦有红、绿、黄、白等色,故又被誉为“五色土”。所做茶器具多通称紫砂器。紫砂器的创始,有文字的记载始见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器泛春华”。其次,欧阳修也有“喜若紫瓯呤且,羡君潇洒有余清”的诗句。1976年,在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挖掘出大量紫砂陶片,其断定时间为北宋中期,这也是紫砂器始于北宋时期的佐证。

    已故工艺美术大师,公认的壶艺泰斗顾景舟,在说到壶艺创新时,说,“我认为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 其一是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 其二是神,即壶的神态,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 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这应该是容易言传,不易意会的壶艺创新注意点。他又说,“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大师强调的三要素是形象结构,制作技艺和实用功能。

    十多年以后,一批品味甚高的电影人,向他们敬重的吕尧臣大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一样的紫砂泥,样式嘛无非是圆的圆方的方,为什么有的价值千金,有的只值几文?一把壶的好坏又如何鉴别呢?吕大师的回答是:“鉴赏一把壶,一要看泥质。优质泥往往选料精细,加工繁复,陈腐多年,泥色自然,温润凝重而无须加工,入手便光润古雅,俗称“天青泥”。二要看造型。无论光器,花货,筋囊器,要有形有神,骨肉匀称。三看功能。口盖严丝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壶把端拿省力,装饰玩味无穷。四听声音。一把好壶,敲击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的,有金属的质感;低沉,沙哑的声音,表明这把壶的烧成有问题。”吕大师强调的是泥质,造形,功能,烧成四要素。有同行是这样解释的:“紫砂壶之美”在于“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他是又加上了一个要素:色泽。

    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实用价值的与审美价值矛盾统一是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从壶器的茗饮功能来说,审美价值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实用价值。但事实上,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审美价值已成为实用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体现;其次,审美的敏感是人特有的一种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人的综合心理需要,它的各种感性形式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或者由视觉感知通达理解和情感,或者由触觉感知引发想象和联想。因而作者要用审美眼光对待自己的作品,从审美上组织创作活动,从而极大地激发自身的智慧技巧和创作想象力,使审美意识不断强化。

    首先,在设计紫砂壶器时。必须在形制和装饰上确保紫砂壶的视觉美。先说形制,紫砂壶的造型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传统中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圆器打身筒、方器镶身简、筋纹器或花货搪身筒,独特的泥片成形,众多的加工工具,可规范每一个部位。仔细加工均可做到轮廓周正,线条清晰。传统的壶艺,多以实用为主,在延续传统壶艺的进程中,有借鉴、有挪用、有发明,也有创造,追求作品的完美是历代艺人的奋斗目标。创作紫砂壶艺,实用已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人们可以借用壶的元素来表达、发挥、关注、延伸壶艺的概念。演绎传统壶艺,对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如何成形并不重要,制作过程也无固定的模式,形态的变化也会随着思考及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再说装饰,光货则以浮雕、半圆雕为装饰;筋囊货则包括葵式、菱式、筋瓢等;陶刻文字则集文学、绘画诸艺术于一体,绞泥装饰把不同颜色的泥条柔和在一起,产生一定纹理,使之气韵流动、色彩精妙,成为一种特殊的美的形态。其他有意识的装饰手法,诸如镂雕、堆雕、贴花、泥绘、彩釉、磨光、铺砂等可应器而异,恰当运用装饰手法变化无穷,但最终是为达到审美的目的。

    其次,紫砂的独特制作工艺确保壶器的触觉美。好的紫砂壶都要经过艺人“明针”功夫的修饰、括掠,使之光滑莹润、线条挺括。由于紫砂壶器的实用性,“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方为得趣。”是可供把玩抚摸的。好的砂壶,只要养壶得法,能发黯然之光,经人触摸更能产生愉悦肌肤的触觉美。因此,作为艺人决不能忽视扎实的制壶基本功和娴熟的明针功夫,这是确保壶触觉美的重要前提。

    一件完好的紫砂艺术品是来之不易的,而具有韵味的紫砂艺术精品,则能留芳百世,使紫砂艺术爱好者、收藏者爱不释手,赏不够、玩不厌,陶冶情操且受益匪浅,数百年的紫砂历史,也证明了紫砂艺术经久不衰的文雅。

    参考文献:

    [1]韩其楼.宜兴紫砂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史俊棠.宜兴紫砂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

    [3]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