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玉雕文化的现代化道路探讨 |
范文 | 陈景 摘 要: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纵观玉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玉器作品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当前在技术水平、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玉文化也需要创新题材,开放思想,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创作出有现代化特色的玉雕作品,为玉文化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宽旷的道路。 关键词:玉文化;题材;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31-01 一、前言 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玉,石之美者。”可见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佐证。玉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起有落,但从有过未间断并且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玉雕被认为是“东方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特征,是东方文明的物化体现。中华五千年朝代更迭,但玉的发展从未中断,显示出中华民族对玉的独特感情。 纵观玉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每个时期的玉器都有其强烈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为玉发展的初始阶段,玉器多为片状,结构简单的礼器、装饰品。商代后期玉器上新出现诸如菱形纹、重环纹、兽面纹等纹饰。到唐代玉器更加精益求精做工精细,往往加入花鸟题材使玉器有生命力。明清时期,玉雕呈现繁荣现象,因技艺的提高,玉器种类繁多,造型也不拘一格。各个时期的玉雕都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兼具极高的工艺价值,玉雕发展史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如今,随着技术水平、市场化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玉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玉器作品缺乏时代特征,设计题材单一落后,同时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要走向世界面臨着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玉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形成有时代烙印的现代玉器。 二、设计题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其水平也在提高。对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网旺盛,迫切要求玉文化引进新题材,不应裹步不前。古时神权王权是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玉多为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所用。②在对以往玉雕题材批判继承的同时,加入现代精神文明特征的民族艺术。反映社会主体思想,应贴近生活,增加反映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的题材和图案。结合当前中国文化复兴的战略,以国学文化为指导创作新颖的现代玉雕作品。③ 三、开放 当今玉器市场繁荣,但却有不足。比如多为作坊式,小户分散,缺乏规模化的企业形式。现在玉已不再是古时上层社会才能拥有,越来越民俗化,市场化。此时的玉器所需承载的文化在领域上日渐宽广,包括文学、信仰、传说和神话等。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玉雕虽备受国人推崇但玉文化偏离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究其原因大部分玉雕从业者只专注于玉雕技艺而忽视玉雕作品所蕴含着的内在文化,没有在价值观和思想层面上进行更多更重要的突破。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当世价值观,融入到玉雕作品中才是玉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四、人员素质 当前玉雕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徒从师艺”的传统模式,该模式虽然比较成熟但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难免存在诸多缺陷。诚然玉雕界不乏玉雕设计大师,但从宏观上看大部分从业者多为学徒式成长模式,普遍存在文化素养不足、设计能力缺失等特点。 美术绘画与玉雕技艺的传授穿插在一起,学院式的教学与玉雕的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只有结合社会实践不断完善教学结构,才能提高玉雕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玉文化的不断进步。文化推动艺术,艺术成就玉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④ 西方崇尚金。近年来,玉雕作品趋向首饰化,玉镶嵌题材作品不断涌现,如08年奥运会奖牌将金属与玉两种不同材料巧妙结合,既包含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同时代表着当代的科技元素。金镶玉在近代玉器首饰加工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⑤ 借鉴国外宝石学相关的发展经验,结合西方绘画、雕塑艺术创新当代玉雕技艺,如工具、技术、材料、工艺等。满足市场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总结 以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具有各种各样既定的规章制度,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的涌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告别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模式,各种思想打破了既定的制度,已经步入了一个节奏快、变化大的现代社会,玉雕从业者应从各个视角探讨为作为传统文化的玉文化如何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及创新现代设计理念寻觅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注释: ①岳峰.论“当代玉雕艺术”的时代意义[J].天工,2014(01):08-15. ②贾嘉.民俗玉器,不追寻古意[J].艺术市场,2010(05):78-80. ③崔磊.浅谈玉雕之题材设计意识——皮影文化在现代玉雕设计中的应用[J].收藏界,2010(08):121-123. ④王佳.玉雕产业发展与玉雕人才培养[J].美与时代,2010(06):122-123. ⑤郭颖.奥运奖牌金镶玉[J].百科知识,2007(9X):61-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