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漫谈秦腔艺术中的旦角表演艺术 |
范文 | 安凌蕊 摘 要:秦腔作为我国一种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了西北文化雄浑昂扬的气势,并体现了西北人民的精神风貌与风土人情。在秦腔戏曲表演中,旦角以其扮相俊美嗓音甜美而著称,秦腔旦角包括正旦、小旦、花旦、老旦、彩旦和武旦等多种类型。其中,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在秦腔旦角表演中的应用,使得整个艺术表演过程显得独特别致,更加韵味无穷。 关键词:秦腔;旦角;表演;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14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观众对于秦腔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秦腔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在秦腔男旦与京剧中的男旦均使用小嗓假声演唱,但女旦则使用真声演唱。然而,与京剧中的假声小嗓不同,秦腔旦角中的真假声结合唱法不能改变唱腔的音区与音高。由此可知,秦腔旦角表演者需控制丹田之气,在有节制的振动声带下发出朦胧的声音,清淡、透明、悦耳。但是,这种演唱方法很难掌握,极易影响整个秦腔旦角的艺术表演效果。因此,探讨秦腔旦角中真假声唱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秦腔表演艺术中的旦角 正旦表现的是一种举止端庄的正面中年妇女形象,唱腔是其重要的人物表现手段。一般情况下,正旦在具体的表演中往往以箭板或慢板开始,进而缓冲与二六板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绪。小旦表现的是一种性格开朗的年轻女性形象,着重于刻画和描绘人物细腻的情感。演员需经过细化的表演,将人物的性格特点逐步表现出来。花旦表现的是一种聪明活泼的少女形象,注重外形的塑造,体现少女轻盈俏丽与娇憨的风格。花旦的面部表情要更加明艳多变,在脚步、手指、眼神、腰身等肢体动作上要更加轻快、灵活、灵动、柔软。老旦表现的是一种老年妇女形象,具有唱做兼备的表演风格。彩旦专指媒婆、店婆等形象,可说是舞台上的“活宝”型人物,具有调剂整体表演效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该类人物形象的妆容、着装较为浓艳、艳俗,性格张扬且带有一定的诙谐性。武旦表现的是一种身怀武艺的女性形象,最能体现女性英姿勃发的一面。按照人物身份和技艺分,武旦可细分为武旦和刀马旦。其中,武旦讲究表演的灵活,大多身着短衣;刀马旦讲究表演的大气、刚劲,着重于身段工架。 二、旦角的主要艺术特征 长相俊美,扮相漂亮;作为秦腔的坤旦演员,首要条件之一就是长相与扮相,常言说:“吃饺子吃馅,看戏看旦”。看戏首要的是视觉上的美感,年轻时的王玉琴,虽然没有在台下谋过面,但却在三原清溪河对岸远望过她们的吊嗓练声。在台上看过她演出的大都是俊俏的花旦艺术形象;《拾玉镯》中的孙玉姣;《屈原》中的婵娟;《玉虎坠》中的王娟娟;《凤仪亭》中的貂婵;《柜中缘》中的许翠莲;《三休樊梨花》中的樊梨花,《穆柯寨》中的穆桂英,《花亭相会》中的张梅英。特别是她演出的本戏《白蛇传》中的白云仙,更让人拍手叫绝,我们同年级的喜爱秦腔的同学,用现在时尚的话来说大都是她的“粉丝”,一听说王玉琴今晚演出的《断桥》,就是不上晚自习,也到戏园子买票,站着观赏一番,以满足视觉上的享受。旦角嗓音沙甜,饱满悠扬;王玉琴名家的唱腔俱有其独有的特点,被观众誉为“满口腔”,所谓“满口腔”,个人的理解就是把腹腔、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声带以及舌、蜃、齿等所有的发声器官都有效的调动、并和谐的操控起来了,并能依据要用唱腔刻画的人物特性,做到了:唱腔音清字准,行腔饱满流畅,拖腔婉转悠扬,韵味纯厚回肠,激情溪水流淌,音色沙甜如糖。她的大段唱腔,无论喜、怒、哀、乐,听起来都非常感人,让人百听不厌。若让我作一个通俗的比方:听王玉琴名家演唱,猶如盛夏酷暑喋一个刚切开的黑子红瓤的沙瓤大西瓜。不信那就请您去欣赏她所有音、视频的精彩唱段。不过她二十来岁的戏曲唱段现在年轻戏迷是听不上了,我这个老戏迷,也只能回味,而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 三、舞台演技全面 戏曲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写意性和虚拟性,而演员的做工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表演和美化这个最主要的属性。秦腔名家王玉琴演出的《三娘教子》。被誉为“活三娘”在这折戏中的边唱边织布的做工可以说是堪称一绝。作为演员来讲,写意中有真情,虚拟中有真实,到位而不过头,自然而不生硬。 秦腔旦角各门类表演艺术的不同,构造了旦角艺术的多样化和舞台时空的多元化,这也是旦角艺术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而她们表演格局和结构上的相同点,往往取决于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在一本戏一出戏里,前后是变化的,悲苦欢乐离愁欣奋有时会同时显现。这种艺术变体和人物变体,使得演员在表演空间上可以自由发挥,进而提升表演艺术高度。秦腔旦角门类中正旦、彩旦、武旦以及老旦是最难表演的,既要求演员有较高的艺术功力,更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生活修养、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修养。所以,加强秦腔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的修养教育,关系到秦腔艺术发展与创新能否迈向高峰的一大课题。 秦腔旦角表演风格的不同及相互借鉴吸收,扩大了旦角舞台表演的力度与层次,并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了多方而的思索。 参考文献: [1]刘西玲..秦腔旦角表演风格之异同[J].当代戏剧,2010(05). [2]朱海娥.浅谈秦腔旦角的表演[J].当代戏剧,2011(03). [3]王秀琴.浅谈如何演好秦腔中的旦角[J].当代戏剧,2007(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