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如何面对多元化的声乐舞台 |
范文 | 高俊松 马艳霞 摘要:近年来,受到互联网因素的影响,我国音乐舞台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势态,这种多元化的势态虽然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形式,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的音乐样式,由此,本文对我国多样化的声乐舞台形势作出分析,并且给出了关于应对多元化声乐舞台的建议,全面解析了如何面对多元化的声乐舞台。 关键词:多元化;声乐舞台;音乐融合 声乐是最易操作的音乐样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声乐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展现出不凡的魅力,许多旧的声乐样式离开了舞台,而又有全新的音乐走上来,几经更迭,然而,音乐领域像如今这样百花齐放的时代还是少有的,音乐样式的丰富虽然是可喜的,声乐舞台多元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单一以商业为导向、过于崇洋媚外等。 一、多元化的声乐舞台局面 1.多种唱法并存。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拥有着博大的胸怀,在中国的热土上流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不仅有中国传统的民乐、戏曲,以及在西方流传己久的美聲唱法,又涌现出了通俗唱法、流行唱法等。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将更多样的音乐样式带到了人们眼前,爵士等相对小众的音乐在中国也有了一定的受众群体,我国的声乐舞台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 2.商业价值为导向。当今的声乐舞台的构建多以盈利为目的,即便是公益舞台,也要考虑到演唱者的影响力。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最多的声乐舞台就是各大选秀节目,通过这些选修节目,主办方往往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而许多选秀节目的参与者也可以一跃成为歌坛巨星,改变原有的生活局面,而这些利益的实现都要以受众的热爱为前提,这就使得音乐舞台的构建者与音乐的表达者都在以商业为导向的参与声乐艺术的展现活动,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声乐舞台领域弥漫着浓厚的商业色彩。 3.“风”与“流”的不断深入。随着会联网的发展,国内外的音乐已经再没有了界限,轻轻动动鼠标,受众就可以接收到海外的音乐,而目前盛行的流行音乐起源与西方,发展的相较于国内还是有着一定的领先之处,另外,海外的音乐相对无我国的国民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也使得“欧美风”异军突起,受到我国青年的追捧热爱,远超本土音乐,除欧美外,韩国音乐也对我国的流行乐坛有着较大的影响,“韩流”风潮吹进我国数载,而热度始终不减。 4.声乐舞台表达形式不断丰富。21世纪是一个典型的读图的时代,相对于单纯的音乐,人们更乐于接受音乐与视频相结合的艺术商品,这使得音乐的形式不断的丰富,唱跳音乐就是典型的代表,快节奏的舞曲常常前奏就有几分钟,这样的音乐就是为了与舞蹈相伴,在很长一个阶段里,唱跳并行的表达形式成为歌手必备的技能。在流行音乐领域有许多歌手勇于创新,将戏曲等中国元素融入其中,或是在唱歌的过程中作魔术等表演,极大的丰富了声乐舞台的表现形式。 二、如何面对多元化的声乐舞台 1.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舞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如同旧时期的每一次艺术领域的变革一样,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变革的艺术形式会得到历史的奖励,对于民族、美声等相对传统的音乐的表达者来说,“穷,则思变”是较为有效的的打开局面的路径,对于传统的艺术样式的展现作一定的改变,更利于艺术样式的传播。 2.弘扬传统。许多青年对海外音乐元素如数家珍,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一无所知,这些青年显然是热爱音乐的,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传统音乐样式推广的不够,弘扬传统音乐的力度还不够。文艺工作者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艺术想要被接受,就不能被困在小剧场里,要让传统的艺术穿上华丽的外衣,奔入互联网的浪潮中去。 3.去粗取精。新时期下,海外的音乐涌入进来了,许多音乐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采用了全盘接受的态度,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吸收海外文化时,应采用两个不是的原则:不是国外的就是好的,不是流行的就是值得推广的。坚持去粗取精,接纳外来先进音乐文化,然而,对于一些鼓吹暴力的音乐要进行坚决的抵制,保护好我国青少年一代的音乐土壤。 4.商业经营。商业化的经营艺术意味着妥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商业化的经营,也会让艺术找到出路,让艺术更为广大人民喜爱,商业对于艺术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然而,适当的利用这把剑,往往可以披荆斩棘,为濒临失传的艺术形式斩出一条路来,在运用商业化经营这柄双刃剑时,还是应该注意其弊端,艺术工作者需要秉承初心,保护艺术样式的灵魂,以防璀璨的声乐明珠在商业化的烽烟里蒙尘。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声乐舞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声乐形式的边界被一再的打破,外来音乐的涌入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为应对这一现象,艺术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博大的胸怀面对多元化的局面,不可故步自封,要加强合作,勇于创新,将更多更好的音乐送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精神餐桌,将21世纪的中国乐坛打造成一个音乐盛世时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