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点景山水画的特征 |
范文 | 赵晋 摘要:点景作为山水画的“一篇之眼目”,影响着山水画的意境,使作品充满真实性和趣味性。点景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点睛之笔,还是画家主观情感及精神世界的再现。 关键词:山水画;点景;主流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67-01 一、前言 中国的绘画史中,山水画独树一帜。山水画的发展点景也随着变化。在历经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由繁到简、由细节的真实刻画到不求形似的逸笔草草,画家们更多的是注重自身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现。画中巧妙的安置点景,在形态塑造上苦心经营,使得作品主题升华,予人“可居、可游”的真实感受。画为心境,所以更多的是画家主观情感的再现。 二、山水画点景的定义 点景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但自古以来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概念。《芥子园画谱》中:“于一笔两笔之间,删繁就简,天趣宛然,实有数百笔所不能写出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读画纪闻》中:“村舍、亭观、人物、桥梁,为一篇之眼目。”从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得出,点景在山水画中的表现程式及其重要性。 点景在山水画中所占的比例虽小,却是点睛之笔,通过对点景的描绘,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趣味性,予人“可居、可游”的真实感受。画家在画中巧妙的安置点景,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动性,同时蕴含了画家自身太多的情感。 三、山水画点景的时代特征 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六朝时期就有山水画的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峰岫蛲嶷,云林森渺”,对山水有具体描述,并提出了“畅神说”。魏晋以前绘画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宣传教化的人物画占主流地位,山水画则通常作为背景出现于画面中。但当时的山水表现,形象技法,构图水平很不娴熟,在表现形式上也是“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样式。 在隋唐时期,逐渐脱离人物画背景的山水走向成熟。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被世人称之为“山水画之祖”,画面中摆脱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形式,画面中山川景物为主体,点景人物点缀,比例恰当,为山水画的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及至唐代中期,山水画日趋成熟,见长于金碧山水的李思训、以水墨山水著称的王维以及泼墨山水大家王洽等,各家在此时技法形式的成熟发展,山水画中点景趋于多样化。中国山水画的点景在逐步形成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政权割据的五代时期,频繁的战争,山水画有了发展的空间。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文人,开始躲避政治,“隐逸”山林,与山水为伴,寄情于山水画中,创造了不同成就,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另一方面,宗教题材的绘画大量出现,人物画得到发展的同时,花鸟画也有很大的成就,形成了“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地域风格。客观地说,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发展促进了点景在山水画中的发展。在地域上,南北分野。江南派山水画的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多描写江南水乡,画面清新秀润。董源山水画中的点景,影响着文人山水画画中点景的应用,米芾称赞其画“平淡天真”。《潇湘图》中的点景人物形态生动,使得画面充满了乐趣,此时山水画中的点景种类和内容逐渐丰富。 在宋代,山水画全面繁荣。画家们不仅师造化,还重视“传神”。在院体画鼎盛的时代,文人山水画家也开始登上画坛,苏轼作为文人画代表,首次提出了“士人画”概念,还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美学指导思想,对文人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山水画中的点景不再是纯客观的描绘山川自然,而转向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文人画家们所追求的诗意,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已成为重要的审美乐趣。画中题字咏诗,诗书画相结合统一于画面中,影响着山水画点景的表现。宋代院体画的鼎盛,使得文人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受厚重院体画的影响,在描写对象和抒发情感上持比较客观的态度。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变迁,元代则是绘画史的重要转折点。文人山水画得到空前发展,主要源于元代是蒙古人统治的天下,汉族知识分子得不到重视,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为寻找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灵上的慰藉,文人画家则寄情于绘画中,以示隐逸的情怀。另一方面,山水画的掌控权由宋的宫廷画院转到了元代文人在野士大夫手中,性质上发生了本质的转变,细节的写实之风逐渐被文人简化,更注重内心世界情感的表达,注重个性表现,聊以自娱。“文人画”正式确立。元四家就是典型代表。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点景房屋、渔父、渔舟寥寥几笔表现在画面中,形体简单且包含隐逸精神;吴镇的山水画中点景多渔父、渔舟,喜渔隐题材的山水,凸显隐逸情怀;倪瓒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画面中往往三五株树木,虚屋空亭点缀画面,画境萧瑟凄凉与心同化;王蒙与其他三家相比,山水画繁密秀潤,点景房屋、渔舟巧妙地融合与画面中,表现画家对隐逸精神的追求。他们画笔下所描绘的点景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描绘自然风光,而是主观情感的寄托。 四、结语 在明清时期,文人画在画坛上已发展为主流。明代的董其昌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从而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品评标准及发展。 画为心印,中国的绘画发展史可谓画家的心灵史,与时俱进。文人画自宋代出现以来,元代正式确立,明清继承与发展,已成为中国绘画发展中重要的表现形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