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7-2019年3月龄以下婴儿百日咳感染状况分析 |
范文 | 张秀芳 【摘要】目的:探究2017年~2019年3月龄以下婴儿百日咳感染状况。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本院收治的3月龄以下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100例患儿,采集血清和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与多重PCR实验检测博德特百日咳毒素抗体以及博德特百日咳杆菌。结果:100例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例分别为,53例、47例,均未接种白百破疫苗,多重PCR检测博德特百日咳杆菌阳性患儿23例,3例婴儿具有家庭内慢性咳嗽密切接触史,其家庭成员百日咳血清抗体为阳性,百日咳阳性患儿中,18例患儿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其余患者出现吸气末鸡鸣、结膜出血、白细胞升高等。结论:导致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百日咳的原因主要与患儿未注射疫苗有关,通过多重PCR检测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未诊断出的成人百日咳是婴儿百日咳最为主要的传染因素。 【关键词】博德特百日咳菌;婴儿;百日咳;感染情况 【中图分类号】 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144-01 嬰儿百日咳的发生主要与博德特百日咳杆菌感染有关,博德特菌会导致患者出现短期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程往往长达3个月左右的时间,会对患儿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即使在疫苗覆盖较多的国家与地区,百日咳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1-2]。我国百日咳疫苗缺乏免疫保护,主要开始于3个月龄婴儿,但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感染后病情多较为严重,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多,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肺炎、脑病,对患者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对本院3个月以下的婴儿百日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3个月婴儿百日咳感染的主要因素,以下是具体内容。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纳入本科室(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3个月月龄以下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婴儿(n=100)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儿家属均符合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017年~2018年抽选50例,2018年~2019年抽取50例。纳入标准:①≤3个月龄;有迁延性咳嗽、并且出现以下症状:阵发性咳嗽、咳嗽后伴有呕吐、伴有结膜下出血、吸气性吼声;②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可表现出现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性或呼吸暂停,有迁延性咳嗽、可无典型性痉挛性咳嗽。男(n=53例)、女(n=47例);月龄≤3个月。由于本次研究属于组内对比,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收集100例患儿病史、咳嗽、接触史,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采集患者标本,入院后次日凌晨患者禁食3h由专人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痰液收集器连接负压吸引器收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抽吸以后使用生理盐水2ml保留放置在-20℃待测。使用博德特菌百日咳杆菌多重PCR检测,由中心实验室进行[3]。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多重PCR检测结果,并比较百日咳患儿与非百日咳患儿之间的临床表现以及合并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017年~2018年间收治的50例患儿中,百日咳患儿13例、2018年~2019年间50例患儿中,百日咳患儿10例。组间数据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百日咳患儿临床表现与非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见表1);2组患儿之间的合并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如今,百日咳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得百日咳患者的发病率、致死率均大大降低,但是有调查研究显示百日咳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是引起青少年、成人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4]。在我国,对于百日咳的重视程度相对薄弱,而且缺乏较为敏感、快速的诊断方式。在我国,百日咳诊断标准中主要是采取标准培养法从患儿痰液中的分泌物或分离血清抗体以确诊,但是这种诊断方式均不能满足临床早期、快速诊断需要,而且受到运输、收集、培养等方式的影响,无法满足当前临床需求。多重PCR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推广,用于百日咳诊断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5]。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受检者中,共有23例患儿诊断为百日咳感染,感染率为23.00%;23例百日咳感染患儿中,共有3例患儿存在家庭病史,显示说明成年人百日咳患者是导致婴儿感染百日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上所述,青少年、产妇、未接受免疫的婴儿属于百日咳主要感染人群,需要加强百日咳的诊断与早期治疗,同时采集标本与判断结果相结合,注意做好防范工作,提高每位新生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静,刘艳霞,郑楠,等.婴儿百日咳感染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32(6):373-373. [2]?邵庆文.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103-105. [3]?郑文彬,熊小丽,周俪姗,等.儿童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重视胃扭转致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对小婴儿百日咳综合征的影响:附807例病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6):567-573. [4]?薛月玲.维生素D制剂治疗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1):1232-1234. [5]?王晓颖,米荣,伏瑾,等.2011至2015年59例3月龄以下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8):583-5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