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因素调查和防护措施研究
范文

    张荣倩

    

    【摘要】目的: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抽选我供应室38名护理人员,就其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调查,并适当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经调查,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最主要的职业性损伤因素为工作环境噪音大92.1%、工作压力大94.7%及消毒时内温度高89.5%三项。结论:增加供应室护理人员防护教育,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人员;供应室;职业性损伤;调查;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221-02

    供应室主要负责整个医院污染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存储及发放工作,受其工作特殊性因素限制,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长期处于各类职业性损伤风险中,稍有不注意,则会形成职业性损伤[1]。为减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损伤风险,本文抽选我供应室38名护理人员,就其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供应室38名护理人员,就其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调查,并适当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38名护理人员中,按职称分,护师20名、护士13名、主管护师5名;男11名,女27名;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6.4±3.6)岁;工龄1~22年,平均工龄(6.3±2.2)年。

    1.2?方法

    使用我院常用的调查问卷对我供应室38名护理人员,就工作环境噪声大、利器刺伤等职业性损伤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消毒剂刺激性大、利器损伤、劳动功能性损伤、工作压力大、消毒室内温度高、工作环境噪音大、残留环氧乙烷污染、体液、血液接触及紫外线辐射9个方面。

    2?结果

    2.1?调查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因素

    经调查,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最主要的职业性损害因素为工作环境噪音大92.1%、工作压力大94.7%、消毒时内温度高89.5%三项。

    3?讨论

    经调查发现,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处于高职业性损伤风险当中,在消毒剂刺激性大、利器损伤、劳动功能性损伤、工作压力大、消毒室内温度高等众多职业性损伤因素中,只有紫外线辐射占比最低,而工作环境噪音大、工作压力大及消毒室内温度高三项因素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89%以上。因此,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减少其职业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3.1?有效的防护措施

    (1)完善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操作的规范化。

    加强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减少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2]。我供应室以消毒技术规定为依据,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各区感染管理制度及个人防护制度,严格划分工作区域,让护理人员严格按分区工作,并针对不同分区提供不同的工作防护。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安排主管护士增加日常检查,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制度,让护理人员按规定的洗手法进行洗手。

    (2)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心理损伤方面的防护。

    医院应积极引进、更新医疗设备,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具与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3]。定期检查维修各医疗设备,降低设备的噪音,减少其对护理人员的辐射损伤。为提升护理人员的机体免疫力,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体检,组织护理人员接种乙肝等疫苗。当流行呼吸道传染病时,除接种以外,做好护理理人员外出、下收、下送的个人防护。

    领导层对供应室进行管理时,应秉承“以人为本”思想,

    为实现科室和谐发展,应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为消除护理人员的心理疲劳、排解其不良情绪,做好护理人员心理损伤方面的防护。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做到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为一线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为使护理人员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注意调节护理人员的心理情绪,组织健康的文娱活动,让护理人员适当宣泄不良情绪,寻找生活乐趣,舒缓心中压力。

    (3)借助培训手段,提升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领导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本科室内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害性与缺乏防护意识的危害性。为此,应将职业安全教育、日常培训学习等内容作为在岗护理人员们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开展知识测验、发放学习资料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控制医院感染的先进技术与最新动态介绍给护理人员,既提升其职业技能,又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4]。

    (4)做好各因素的有效预防,完成防护工作的规范化。

    为减少护理人员的利器损伤,鼓励各科室将使用过的刀片、缝针等锐器置于收集盒内。要求回收清洗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佩戴面罩、口罩、手套及防护服,及时更换破损手套。当进行超声波、脉动真空灭菌时,为降低护理人员损伤,告知护理人员远离噪声场所,待噪音结束后方可返回。当进行高压灭菌工作时,应按规定操作,防止发生烫伤情况,同时科室内应备好烫伤膏。为确保护理人员工作健康,使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消毒剂。定时对库房进行换气与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对部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应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入库要求的物品,严禁入库,出库拆除包装时,应严格佩戴口罩及手套。当护理人员清洗污物或进行污物分类时,应严格配带帽子、一次性口罩、防护面罩及防护服;当进行清点与洗刷时,为避免刀片、针头等利器损伤皮肤,应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還应保持敏捷动作。领导层应制定好利器损伤的应急预案,当利器损伤发生后,可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风险较高,为减少其职业性损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制度与规范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从护理人员自身出发,提升其自我防护意识,对降低其职业性损伤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借助一定培训手段,除学习日常基础知识外,增加职业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董菊.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J].饮食保健,2018,5(18).

    [2]?王紫绮,刘洋.昆山市三甲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职业危害知晓度调查及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2).

    [3]?陈静.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1).

    [4]?杨青青.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风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控[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