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隆林、田林苗族月琴音乐之研究 |
范文 | 韩双庆
摘 要:隆林、田林均隶属于百色市,在地域上,隆林县以苗族居多,另有彝、仡佬、壮、汉四个民族组成,田林县则有壮、汉、瑶、苗、彝等11个民族,苗族所占人口比重小,且主要集中于平塘乡同祥村牛厂屯。月琴作为苗族的文化符号,将两个不同地域的苗族人民联系在一起,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影响下,又显现出之间的区别。笔者将从隆林、田林自然文化环境、音乐形态分析以及传承这三方面探析两地苗族的月琴音乐。 关键词:隆林;田林;苗族;月琴音乐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24-03 一、前言 苗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分布在广西的将近有三十六万人口,占苗族总人数的6.7%左右。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商周时的“荆蛮”(亦称“南蛮”)与苗族来源有着密切关系。公元前三世纪,苗族居于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其后溯沅江而上,进入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陵郡,与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统称爲“武陵蛮”、“五溪蛮”。其中一部分不断向西南迁徙,唐宋时期进入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到明末清初,广西南丹、隆林等地都有苗族居住。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由于民族迁徙,苗族文化也随之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姿态传承发展。 月琴历史渊远,是苗族文化身份象征,也是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月琴作为伴奏乐器广泛运用于京剧之中,在当时与京胡、京二胡并称为京剧文场中的“三大件”,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月琴从伴奏乐器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奏乐器,并在各区域苗族中传播,颇受认同。月琴作为苗族展现民族风采的承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感染力,在当地多民族聚居,以及壮族为主体的文化环境下,隆林、田林苗族较好的保存了本民族的月琴文化,其音乐印记既是两地苗族历史与发展的活化形态,又为苗族文化体系化研究的有力支撑。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以及田野实地考察,掌握了部分一手资料,并实施了多位传承人的专访及个别求教,从中掌握了简单旋律与基本指法,加强了对月琴音乐的感性认识。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隆林、田林苗族珍贵的月琴音乐文化面临着十分堪忧的传承现状,尤其是最具代表的民间曲调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危机。由此可见,对两地苗族月琴的系统化研究,刻不容缓。此外,通过笔者个人的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与民众对苗族月琴的关注,促进其自身的内部传承与外化发展。 二、隆林、田林苗族月琴概况 月琴又称弹琴,属弹拨类乐器,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据史料记载,月琴是由阮变化而来,从晋代就已发现有月琴在民间流行。月琴音色明亮清脆既用于独奏,也将其与苗族三弦合奏。由杨秀昭等编著的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及2006年《广西特色乐器》中都有表述,“广西苗族月琴流行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苗族聚居区”,然,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实际在广西田林的一支苗族支系也有对月琴的习用。 (一)隆林月琴 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五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隆林有着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每年正月初八、初九为苗族的“跳坡节”,从苗歌大赛到芦笙舞竞技都展现出独特的苗家风情。月琴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承载,不论在民族传统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的旅游文化开发上,它都起到了显著的媒介作用。现今,隆林县本地的敖德金老师作为月琴的传承人,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传承机制,使隆林月琴的发展逐渐趋于系统化。 (二)田林月琴 田林与隆林虽为邻县,苗族文化体系也大体相同,但在月琴形态上仍有些许差异。田林县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当地族群以壮族为主体,苗族仅集中生活于平塘乡同祥村的牛厂屯。整个平塘乡属多民族杂居,一直以来各族都和睦相处。田林县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北路壮剧、壮族祭瑶娘等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这种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月琴作为当地较少人口的族群内部所承传乐器,现今仍能通过民族节庆、婚仪活动以及求偶习俗来展现其作用与功能,使得它在壮族文化圈内存有发展空间,足见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田林各族群众对苗族月琴的喜爱及认可。 三、隆林、田林苗族月琴形态特征 月琴是隆林、田林两地苗族人民之间的交流纽带,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影响下,苗族月琴与其它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较为频繁的民间互动。隆林、田林虽为毗邻县,苗族月琴的生存环境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笔者将从旋律线条、节奏律动以及演奏技法为研究切入,结合一手资料,探其音乐形态特征。 (一)旋律形态 旋律是音乐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在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中说:‘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叫做旋律。王沛论的《音乐词典》说:‘单音之连续进行谓之旋律。高天康的《音乐知识词典》说:‘按一定音高、时值和音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单声部进行,成为旋律。”①以上概念解析雖不尽然相同,但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旋律形态都是离不开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的。苗族月琴音乐语言是民族文化与审美实践的历史沉淀,也是民族性和地方性风格特征的标志。如此,无论是隆林还是田林的哪一位民间月琴乐人所奏的月琴曲,总体上都具有强烈的苗族风格,但在具体的音程构造、旋律走向等方面又呈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 隆林的月琴音乐旋律有其独特的走向,旋律主要以do、re、sol为核心的三声音列组成,通过对起音、长音、落音以及稳定音等的综合分析,可知其核心音为do音,其他音围绕do音作二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程度上的发展进行,尤以do和re上下行构成的二度居多,表现了隆林苗族音乐委婉、迂回的特征,特别是和四度五度交织在一起的部分,旋律的线条更加细腻、传情、亲切动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