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阳城县民间社火舞蹈文化的调查研究
范文

    程子宸

    

    摘要:社火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社”指的是神,火”则有红火之意。中国西北部的社火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是我们研究中国社火文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区域。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因此,尽管社在我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但是不同地区的社火文化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谨以自己的家乡——阳城县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本地区的社火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阳城县;社火;舞蹈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37-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全球化的意识不断增强提高,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高度交流学习的状态,文化自信成为异国间不同背景下精神与心灵的重要沟通手段,彼时,大力发展国家文化艺术产业成为国家发展所需。文化艺术高度渐增并开始普及化。其中,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艺术之始,并曾在我国古代的数百年间做为重要的政治手段,成为了我国艺术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将其梳理并再次高度发展成为了社会义不容辞的必要责任。

    二、民间社火概述

    (一)社火的渊源

    社火,亦称社戏,俗称耍伙。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发于先秦的一种祭祀土地和祈祷丰收的仪式,雏形于隋末,盛行于唐代。唐代的社火,每年必举行,除夕至元宵,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争先入城,八方观看着云集长安。宋代京都汴梁出现以抬代骑的表演形式,北宋末期“抬”己普遍,“骑”成点缀,射虎之意逐渐消失。因当时的演出是由民间团体在“街坊杂场”进行,称为“社伙”;社者,团体也,伙者,多人也。社火,不登大雅之堂,由群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于地上,故俗称“耍伙”。大抵以滑稽取笑”。社火的种类很多,记载也不大一致。但在元代才有了芯子的记载,纸扎鸟虫,装饰在木桩上;目前,民间社火已先后两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2013年,就先后有陕西宝鸡、山西三路城线等9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保护名录。因此,在当前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并存的新媒体语境下,利用全新的传播手段和载体,成为当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的表现形式

    具体来说,社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

    地滩社火中的演员,最少不下24个身子,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锤、弓箭等。

    三、阳城县社火舞蹈文化调查

    (一)阳城县社火舞蹈文化发展的现状

    阳城县社火文化既有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舞蹈表演,但是总体上呈以下几种发展模式,“跑旱船”作为阳城民间传统的社火表演形式,扛桩故事,俗称项桩或扮故事,是阳城民间舞蹈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一。据说该项活动起源于民间的祭祀。久而久之,由“抬棍”变为扛在肩上赤脚行走。如今,扛桩又加上了一些戏剧人物故事,也从单纯的祈雨祭神活动,成为每年春节、元宵、庙会等庆典节日的主要活动之一。各村表演形式各不相同。阳城县元宵期间的社火活动,不仅有街头文艺表演,而且还安排有八音会、十五焰火表演,这对地处偏僻的驾岭人民群众来说是多年不遇的异常开心的事。在社火表演中,不仅有自编自演的节目,还有舞蹈、跑船,而且还搞了音乐会,同时还有焰火。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传统纯正的上桩故事、刚健有力的龙狮表演、诙谐幽默的腰鼓快板,还有渐己失传的打花棍、跑旱船,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一场场表演淋漓尽致,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同时也尽情抒发了全乡人民脱穷致富、奋发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饱满热情和坚定信心。

    (二)阳城县社火舞蹈文化分布情况

    阳城的民间社火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在阳城县的1个街道、10个镇、7个乡中,不同城镇的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下是地狱分布:

    阳城县社火续至今而且经久不衰,一方面是群众的精神情趣高涨,最主要的是各级群体的支持。多年来,省、市文化主管部门非常重视阳城县社火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文化主管局把阳城县社火当作文化大事来抓,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社火事业的扶持资金有限,只能是杯水车薪,对抢救、整理、提高社火艺术项目的庞大工程来说,还是资金缺口太大。

    四、阳城县社火舞蹈文化的发展研究

    (一)加大对社火舞蹈文化的保护力度

    一方面,要对本县的社火文化进行深入摸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县里可以组织专业干部、文化骨干对全县社火艺术细致普查、调研,摸清阳城县社火的起源、承传、发展、历史沿革、社火会班底、社火节目内容;对各类社火艺术资料归类,存档,濒危项目重点抢救;对社火老艺人建立个人档案,抓好各乡镇社火艺术人才培训培养,资助对阳城县社火研究、创新、发展有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因资金问题,许多濒危节目种类难以抢救恢复。社火艺人在流失,在减少。社火妆扮师、社火谋师、服饰头帽制作艺人年老身弱,后继无人,面临艺术失传和绝种,绝技难以传承。培养艺人已是当务之急。

    社火艺术有其特点:一是社火活动始终贯穿着祀神的宗旨;二是社火活动由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三是耍社火是群众精神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四是社火节目丰富风格独特;五是社火阵容的庞大可包揽一切。因此,要积极鼓励人们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社火文化的事业中来。

    (二)加大对社会事业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对保护民间艺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工作者也在不断发掘整理各类资料及传承史料,但由于艺人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严峻现实。面对这种局面,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上,还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因为社火为群众表演形式,一个社火队表演就牵动几十或几百人,耗财耗力特别大,农村劳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量社火艺人、社火妆扮群众劳务外输,人员成了很大困难,现有人员的劳务报酬、设备添置资金困难,无法妆扮种类繁多的节目,导致社火逐年在减少,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传统纯正的上桩故事、刚健有力的龙狮表演、诙谐幽默的腰鼓快板,还有渐己失传的打花棍、跑早船表演种类在减少,艺人在减少。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给社火文化的保护加大资金支持,为社火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基础。 同时要突出社火的实用价值,阳城县社火已是县节日庆典文艺活动的主要部分,是群众喜闻乐见,并习惯妆演的民俗娱乐品牌。同时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创新,“创新”一词的定义,指的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去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要继承、要发展、要创新,舞蹈也不例外。

    五、结语

    当今的舞蹈艺术大势正朝向国际舞台发展,高精尖的舞蹈人才越来越多,舞蹈不再是单一的艺术,舞蹈的表达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我国的舞蹈艺术正在走中国化的路线,将舞蹈编创与民族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作品。我国舞蹈发展的路线主要分为两大支流:一是中西方舞蹈文化相互借鉴、合璧,典型的例子是如今大量的“中国芭蕾”作品被观众熟知;二是大力发展我国各民族传统舞蹈艺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传统舞蹈规范化进入校园是其发展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贾利涛,张悦.由“游”以“艺”:社火舞台展演的实践逻辑与传承风险[J].民间文化论坛,2020.

    [2]贾利涛,张悦.社火艺术的精华[J].西部大开发,2020.

    [3]张帆.山西民间社火舞蹈研究戏剧之家[J],2 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