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地方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校本教材中的渗透
范文

    摘要:在初中音乐校本教材中,把地方民族音乐的渗透,是实现审美教育、全面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在教学中,尝试校本教材结合音乐教科书知识点切入,渗透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拓展是关键;营造良好地方民族音乐氛围是保障。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把地方民族音乐渗透到初中音乐校本教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方民族音乐;校本教材;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200-01

    地方民族音乐如何在初中音乐校本教材中渗透?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广西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等,紧围绕“民族”“传统”展开活动。而在初中音乐校本教材中,如何渗透当地民族音乐?如下是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校本教材结合音乐教科书知识点,渗透民族音乐

    学校初中音乐校本教材的切入点,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某个单元课题或某音乐知识点切入,不断的渗透民族音乐。

    (一)音乐知识入手是根本

    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传授好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并且力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湘版七年级教材中,设计有“泥土的歌”这一单元,教师可从音乐知识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而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就融入侗族“多耶”进课堂中,以山歌为切入点进行编写。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活动,体会侗族多耶的三个基本特点:“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词的即兴创编,口语化、生活化;“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开展侗族多耶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欣赏和学唱“泥土的歌”为手段

    湘版的音乐教材每年级都设有“泥土的歌”单元,即学习和了解各地的民歌。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如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走进“醉美壮乡”,本单元设计:欣赏广西民歌《壮乡美》(陈春燕演唱)、广西民歌《三月三九月九》。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赶圩归来阿里里》《壮乡美》(梁维平原创)壮族敬酒歌《金喽啰》(梁维平原创)。音乐知识:民歌、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创作实践:“同头换尾”1.识谱,看看下列谱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根据下面的音乐材料,运用“同头换尾”的方式,尝试创编4-8小节的旋律短句(配广西、桂林美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知。

    二、校本教材的拓展是关键

    学校以湘版教材“泥土的歌”为拓展,形成校本教材。如走进天簌“侗乡”;走进侗族“多耶”;壮族“敬酒歌”;苗族的“尼那尼”;瑶族的“长鼓舞”等。可以通过视频的教学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们更多的了解我国地方“泥土的歌”。中学音乐教师应利用好音乐课这一特定的优势条件,给学生们讲解一些戏曲、地方民歌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再就是湘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有我国民族乐器的知识讲解,再配以相关的音乐欣赏,这为我们学生学习器乐知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素材和更为感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们进行适当的拓展,如侗族乐器——侗族琵琶,它演奏的《琵琶嘎屯屯》,弹出侗族人民的丰收喜悦之情;像苗族的器乐——芦笙,演奏的《芦笙彩塘》,气势恢宏、热闹喜庆。又如在我设计的乡土民乐单元中,欣赏:壮族天琴《放雁》《唱天谣》;京族独弦琴《世上哪有树缠藤》;苗族芦笙《芦笙彩塘》音乐知识:天琴、独弦琴、芦笙。练习与实践:芦笙《迎宾曲》片段等等。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是保障

    学校校本教材渗透当地民族音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多方面的力量,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

    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如编写的校本教材中,影视;彩调;桂剧这一单元的设计:欣赏《什么结子高又高》、电影《刘三姐》片段、《白莲盘歌》、桂林电视台栏目《板路》的片头曲;桂剧《刘三姐》。综合艺术表演:《对歌》刘三姐片段。活动为分组对歌,尝试改编歌词,如对自己身边有趣的歌。音乐知识:对歌;盘歌;彩调;桂剧。又如课外我们学校组织侗族多耶歌词创编大赛。针对侗族多耶歌词的生活化、口语化特点。组织相关班级进行多耶歌词创编,写祖国、家乡、民族、校园、班级、以及身边的事等。对各班的的创编进行评奖,并装订成册,为校本教材用。组织相关班级进行侗族多耶“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各班演唱自编的多耶,包括歌词和动作(添加简单的肢体动作,使形式多样化)。形成各班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形成我们学校艺术特色。在活动中不断的渗透民族情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感。

    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民族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学习、热爱民族音乐,更多的开展有关当地民族音乐的活动,如我们当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侗族的“侗族大歌节”、“多耶节”;苗族的“芦笙节”等等。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校本教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当地民族音乐的渗透和培养,靠的是我们音乐教师去多收集、多走、多听、多想、多写、多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