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环境景观设计中雕塑设计的情感化表现 |
范文 | 幸任 摘要:从情感因素探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雕塑设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雕塑作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设计表达的形式呈现多样化,遵循一定的形式美发展,如何把情感因素赋予在景观雕塑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让其环境景观具有装饰意蕴与艺术审美价值,传递一种与众不同设计情感。 关键词:环境景观;设计;雕塑;情感化 中图分类号:J313.2;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138-01 景观作为人类长期生存过程中衍生的产物,是对空间环境景象的技术化创造,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将物质实体与精神内涵结合的产物,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景观设计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使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的融合为一体,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而在环境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是雕塑的运用,景观雕塑陈列于各大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不仅仅是具有装饰性,更是为环境景观设计增添了人文情怀,以人为本,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情感,充分地把环境气氛给烘托出来。 一、景观雕塑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其《设计心理学》一书中将人们对物品的情感歸为三类:本能水平的情感、行为水平的情感、反思水平的情感,在其划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其描述为感官、效能和理解。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雕塑设计。 本能水平的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综合体验,这是人在第一次接触雕塑作品时最直观、最基本的感官,从视觉上带来一种印象,是情感设计的基础细节,包括雕塑外在的形象,如点、线、面、形、色等,不同形态、造型之间的完美的设计呈现,以及外在材料、质感都能使人产生直观的感受,给人的感官以触动。而雕塑设计行为水平的情感表达,是更高一层次的表现,在于人们对雕塑作品的造型要素及结构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联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场景或者是物品,如校园里的学子读书的雕塑,当放置在图书馆的旁边时,学生就容易被感染,愿意走进图书馆去学习或读书研究,传递一种正能量。反思水平的情感是雕塑设计中情感化的第三个层次,在设计中时常会把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特色融入其中,产生一种人文情怀,或造型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由此给人们的是一种思考,不仅有感受、体验,还有思考、人文内涵、艺术熏陶,这也是设计者在雕塑设计中的更高的情感表现。 二、景观雕塑设计中情感化表达的应用 景观雕塑设计中能表现出情感的实例有很多,尤其是在城市景观中的城市雕塑,很多的作品都是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都说雕塑是塑造城市的灵魂。如位于重庆渝中区嘉陵江边洪崖洞的雕塑作品——记忆山城,从外观给人的感受是20多幢吊脚楼大小不一、错落地融合在一起,看见此组雕塑作品,就不由得想起重庆的城市文化、地理特征、人居环境等。设计者想要表达重重叠叠的山城建筑,重庆人民坚韧不拔的生存精神,由此联想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山城。 又如在公园景观中时常会看到以动物为题材的雕塑景观——鹿的雕塑设计,它所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因“鹿”与“禄”谐音,意味着俸禄不断,财源滚滚,古代神话传说千年为苍鹿,二千年为玄鹿。故鹿乃长寿之仙兽。当下人们还是把鹿雕塑作为一种庇佑之物来推崇。因此它在有些图案组织中或设计中,亦常用来表示长寿和繁荣昌盛。又因鹿具有强健的四肢、好动,又寄意为能强健体魄、使人精力旺盛,具有协调之意。在材料制作上,不同的材料也能表达不同的情感,玻璃钢鹿雕塑象征着神的挚爱、慈悲和温柔。 因此,环境景观设计的雕塑要具有特色、有文化、能为人所称道,在设计上要多下功夫,要设计具有情感化的雕塑,更能带来好的一面。 三、景观雕塑设计情感化的未来走向 当今社会是数字化引领的时代,景观雕塑设计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更注重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把人的体验、情感放在第一位,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强调情感交流与情感的宣泄。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它与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情感化的雕塑设计必然未来的走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们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要求注重体验与精神内涵,当看到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雕塑时,会产生一种美的享受,产生代入感;二是设计师对环境的感知中,设计表达的情感的一种方式,将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给人所带来的心理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景观设计中景观雕塑的设计离不开情感,情感是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诉求,在数字化的科技信息时代,剥离钢筋水泥所带来材料上的冷漠,回归大众,使设计具有装饰性、艺术性的审美价值,甚至具有灵性,雕塑设计中融入设计师的情感,更能烘托环境的气氛,使观者置身于环境中,达到一种和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