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长与短的朝鲜族风情 |
范文 | 陈彦霏 [摘要]中国朝鲜族作曲家权吉浩先生于1984年10月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期间,运用最具有朝鲜民族音乐特色的“长短”(旋律)为体裁,并融合民歌风格,将中国朝鲜民族特色打击乐与西洋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而成的钢琴组曲《长短组合》,以其严谨的曲式结构加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旋律,呈现出鲜明的、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音乐,在海内外深受好评。本文笔者主要分析《长短组合》的节奏,这样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朝鲜民族的音乐节奏要素,把握朝鲜民族音乐节奏的特点,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朝鲜民族音乐;长短;《长短组合》;节奏;钢琴曲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120-04 一、朝鲜民族音乐节奏“长短” 什么是“长短”? “长短”是朝鲜语言中对于本民族节奏的称呼,是形容朝鲜族特有的节拍、节奏体系的总称。“长”就是节拍中的重音,“短”就是节拍中的弱音,它们以不同的组合排列形成朝鲜民族传统节奏——“长短”。 朝鲜民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简称鲜族,居住在中国东北部。朝鲜民族以其严格的礼节规范著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朝鲜民族的语言。单以朝鲜民族语言中的动词和形容词为例,就有不同的尊称、时态、式和阶层范畴。阶层又分为尊称阶、对等阶和对下阶。对不同的对象严格使用不同的阶层,这是朝鲜民族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范。 朝鲜民族的音乐节奏形式如同它的民族语言、礼节制度那样严谨,节奏的进行严格按照其规律。朝鲜民族传统节奏一般是以同一形态进行反复循环的节奏模式进行,重音弱音的抑扬顿挫都与节奏、拍子、速度甚至情绪紧密结合,如此节奏凸显了朝鲜民族独有的艺术文化个性。据韩国出版社的文化百科全书及Daum百科词典描述:“朝鲜民族音乐中的‘长短意味着拍子、速度、强弱等概念。”它并不仅仅表示速度、长短的概念,在它规定下的要素中进行的音乐显示了朝鲜民族丰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显示了朝鲜民族的思维原型与民族特性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朝鲜民族“天地万物一体”的自然意识的哲学表现。[1] 朝鲜民族传统音乐节奏中最具特色,并且最能将民族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节奏是“长短”。在记谱中的单位拍一般用八分音符表示,这样可以把三个八分音符重新组合成一拍。“长短”的种类有很多,因祖先的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略有不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长短,其名称都来自于朝鲜民族语言音译。 “长短”是由节奏、节拍、速度、强弱、律动、情绪、鼓法等要素相互融合而成的,以节奏、节拍和速度周期性反复,以不同组合逻辑来表述情感的一种音乐性叙述模式形態。通常由长鼓为代表的朝鲜打击乐器演奏,也被广泛应用在朝鲜民族舞蹈、歌曲、戏剧、器乐等艺术作品中。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沉淀出的精华,以潇洒丰富、典雅而又含蓄飘逸的特点著称,与众多优秀的朝鲜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是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和舞蹈中最具特色的标志,也是表现朝鲜民族艺术个性的重要手段。如谱例1中的朝鲜民歌《桔梗谣》(片段),谱例的第一行是音乐旋律,第二行和第三行是“阴山道长短”。[2] 在朝鲜族的音乐演奏中,“长短”是可以根据基本节奏形态相互结合和变化的,具体看演奏环境和曲目意境,所以它的表演充满了即兴性质。这就要求表演者要对“长短”节奏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在表演中表现出它的内涵。 “长短”的节奏多种多样,有的明快热烈,有的沉远宁静,相互之间的变化和结合使得朝鲜民族音乐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朝鲜民族人民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态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朝鲜民族传统打击乐器是紧密相连的。在朝鲜半岛,使用频率较高的打击乐器有四十多种,最能体现朝鲜名族特有的“长短”节奏特性的乐器是长鼓,因此长鼓也有“长短乐器”之称。在权吉浩钢琴曲《长短组合》中,演奏者在演奏中要有意识地模仿朝鲜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才能正确地体现作品风格。 二、朝鲜民族“长短”节奏的独特性 在西洋音乐的节拍体系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由二拍子的强、弱,到三拍子的强、弱、弱,再到四拍子的强、弱、次强、弱,六拍子的强、弱、弱、次强、弱、弱等依次构成。而朝鲜民族节拍“长短”的强弱规律则是根据其不同内涵在不同的情景下,结合呼吸、律动、音响效果等要素而产生,与西洋音乐中节拍的强弱规律有明显的区别,这也符合西洋音乐作品写实,中国音乐作品写意这个规律。 与西洋音乐的速度基准是人类心脏跳动的频率不同,朝鲜民族音乐的速度以人类肺部运动为基准,所以朝鲜民族传统音乐节拍比西洋音乐稍微慢一些。由于有西洋音乐节拍先入为主的概念,加之我国学术界对此探讨的理论较少,属性模糊地将“长短”归为三拍子体系。 目前朝鲜半岛南北部以及海外朝鲜民族经常使用的长短有“晋阳调”“古格里”“中莫里”“中中莫里”“扎进莫里”“他令”“噔得空”“安当”“挥莫里”“嗯莫里”“阳山道”(“谐玛琪”)以及“短中莫里”和“嗯中莫里”等这些“长短”的变化形态。中国朝鲜民族音乐中使用的“长短”与朝鲜半岛固有的传统“长短”节奏上保持整体一致,细微处略有差异,尤其是在“长短”的性格特征方面。中国朝鲜民族音乐中的“长短”更为粗犷,也更加雄健豪放。 中国朝鲜民族音乐中的“长短”只是朝鲜半岛“长短”的一部分,在类型与数量上相比朝鲜半岛本土,差距还是相当大。此外,中国朝鲜民族“长短”的结构与韵律特点更加倾向于北部朝鲜,这与中朝两国地缘关系、意识形态以及长期以来的交流形成的审美价值因素相关。[3] 三、钢琴组曲《长短组合》中的“长短” 钢琴组曲《长短组合》,是作曲家权吉浩先生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并融合朝鲜族民族传统打击乐与伽倻琴音响特点创作而成。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采用西欧组曲与朝鲜族传统散调相结合,并以长短命名各乐章。[4]第一乐章取材自朝鲜族传统“长短”中的“噔得空长短”;第二乐章取材自传统“长短”中的“晋阳调长短”;第三乐章取材自传统“长短”中的“嗯莫里长短”。(一)第一乐章《噔得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