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奏鸣曲》钢琴二度创作的演奏理念及技巧运用
范文 欧阳琳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单乐章的奏鸣曲,从动笔到定稿并付梓用了十年的时间。作为奏鸣曲,《第三钢琴奏鸣曲》前奏、呈示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展开部、再现部、以及尾声等部分构成。在乐曲的原版乐谱中,没有任何指法和踏板标记,并且表情记号等标记清楚而丰富,这为钢琴演奏二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独特的历史背景为演奏家们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原始依据,为演奏家们理解作品的思想思想内涵提供了原始依据,
关键词:《第三钢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二度创作
一、前奏的演奏理念及技巧运用
在前奏部分中,为了推进到一段托卡塔类型的段落中,作曲家以属音E为根音,使用了两小节的爆炸式大三和弦,并且重复了这个过程。如:吉列尔斯以均匀的演奏方式处理了跳跃的和弦,使用了一个贯穿整个小节的长踏板。在这里使用长踏板非常必要,但是为了凸显E音,要在E大三和弦的开始出使用,同时为了突显每组的音头,12/8节拍应该以三拍为一组,从而减轻因长踏板产生的模糊音响,加强节奏感。和弦之后,以低音部为基础,第一小节踏板踩住两个E,在#D出释放,并且使用断奏奏出#D-D-#C半音阶下行的三个音,同时为了营造出似有浓重烟雾的画面感,模进以此类推,并在承接E音之后,钢琴特有的轰鸣声用具有颗粒感的音响形象的描绘战场的枪炮声。当弾满时,是音程组合的高音部旋律依旧保证了其足够的音响。而在16小节的变奏式旋律出现之前,为了在节奏上造成与高音部错位并置的效果,渐弱E大三和弦的持续强度,作曲家在高音部重复使用了附点类节奏型和#D音,第三次重复了前奏内容,并在渐弱记号处将两小节的前奏扩充为三小节,加入了属7和弦的元素。
二、第一主题的演奏理念及技巧运用
在第30小节,乐曲进入了第一主题,均匀的节奏型和明显的强弱对比诠释了此乐段的重点。如:此主题由较为连贯的上行式旋律和带有动机特点的跳跃式旋律两个部分组成,因此,第一部分不使用有踏板,而直接使用左踏板,靠手指的铁剑平弹以及腕子的带动完成谱面要求的连线;第二部分在C、E双音上踩下右踏板,并为了减少混响中的杂音,幅度可以选在非踏板的方式,在休止符之前迅速放开。从这个主题开始,配合着交替的节奏型,高低音两个声部好像骑兵策马奔腾的节奏,回到了12/8节拍上。同时在持续的转调中主题旋律仿佛是骑兵疾驰场景的飞快变化,情节紧张跌宕。随着第42小节渐强记号的出现,主题紧张度达到顶点,织体变得更为丰富。从第49小节开始,连贯的旋律主题便成了高低音两个声部不和谐的对位式旋律,左手从52-53小节连续流派的重音记号突然转入渐慢、渐弱记号标注的音乐意境中,充分展现了第一主题的呈示功能。
三、第二主题的演奏理念及技巧运用
普罗科菲耶夫在第58小节,用了四小节的连接部,进入第二主题,在一小节中连用了三个表情或力度记号,由快板转入中速,以半音阶上下行起伏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新境界。同时,由四小节组成,根据旋律的变化,使用了左踏板和触键。而随着低音部的低音变化,前两小节右踏板采用了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踏板。并且走踏板踩下后,前两小节到第三小节时,在每次下行之前,高音部的上行半音阶转为下行,有一个四度音程的跳进。并且左踏板在第三小节头四个引种逐渐放开,强化了对比效果,并右踏板在后四个音中踩下到最后一小节中,从第三小节起放开。同时,为了保持与前奏相同的力度,触键在左踏板放开处,触键采用立指贴键、连音弹奏的方法弱奏。由于单乐章乐曲结构的特殊性,主要由高音部歌唱性的旋律以及低音部上下行的音节构成,采用了关系大小调的条形布局,高音部旋律保持在a小调,低音部采用C大调和声。主题第一句的第一部分结束在a小调,经过C大调在低音部句尾回到a小调。并且在关系大小调间穿插游移,充满了游子对故乡不舍的意味。低音部上下起伏的音节就像妈妈在为儿子精心缝补衣裳。另外,低音部上下行音节的演奏轻柔且保持均匀的节奏和速度,右踏板在每个旋律音上换一次,以便使演奏能优美地歌唱,又没有浑浊的音响。同时,某些指法的运用也很自然。
四、展开部的演奏理念和技巧运用
乐曲的展开部是从94小节开始,用对答方式,两个强音记号标注的上下两个声部分别演奏一段半音阶旋律,并停留在d小调上,出现相同节奏性的段落,同时在一次使用了第二主题的长线条旋律。101小节后高音部旋律引出了强烈的动机式旋律,好像战场上一种特有的节奏,同时以双三度半音阶,低音部上下浮动,紧接着以十六分音符四个八度的距离,伴随着两个重音记号,重复动机式旋律,快速的穿插过去,产生了由近及远的声音效果。而在107小节出,低音部仍然保留重复的低音F,高音部旋律升高,并加入了C音,构成一个纯五度的音程,给人一种能量积聚、溃散、再积聚、再溃散之感。而到了118小节,高音部总是在作出回应,随着低音部强烈的和弦三连音,产生了一问一答的效果。122小节时,改变了速度、节拍、力度等,再次出现了第二主题。126小节之后情绪渐渐地平复下来,速度、力度继续衰减。130小节速度在力度PP的背景下,似乎预示着再现部的到来。到145小节出,乐曲进入发展部的高潮,为了凸显高潮段不同凡响,力度标记极强,表情术语庄严崇高,在过了六个小节后,不和谐和弦给人以不详之感。
五、再现部、尾声的演奏理念和技巧运用
从和弦的E音上,乐曲进入了再现部,至160小节后稳定在全曲开始的Allegro速度,这段乐曲仿佛暴风雨来临前夜的宁静,带有一种蓄势的意味,直到180小节,旋律渐渐变强,低音部两个#F延续了右踏板,三连音节奏由单音渐变至双音,再次回归高音部。第二主题后,低音部与第二主题后半句的原型相比,直接回归了C大调,将音乐推向了全曲最激动人心的高潮,实现了两大主题的调性统一。如:吉列尔斯调整了两端旋律音的时值,将低音部变成了一种低沉的哼唱声,旋律因延长,衬托出一种坚毅、执着的艺术形象。另外,从205小节开始,尾声部分给人一种镜头突兀转换的感觉,就像一个飞来峰,使人联想到迅速开始大反攻的场景。高音部在低音部持续敲击性的跳音中,以两短一长的句子渐进到高音区,隐含着妈妈主题的因素。216小节情绪激动,节奏紧张,低音部大跨度的八度上行,高音部旋律以四个小节半音的方式依次下行。从220小节开始音乐性格更加激昂,每小节都加入了一个重音,224小节出,为全曲的辉煌结束设下最后一伏,调性从极强转为极弱,转回C大调。226小节出,高音区以极弱到极强的力度变化冲下中音区,快速而紧凑,最后定格在高音区的A音上,从低音区的A音上跳过了五个八度音区,呈现了一幅勇士看到胜利的壮丽画面,体现了作曲家自己的哲理性艺术构思。
参考文献:
[1]翁怡.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抒情性解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2]张璟.从钢琴奏鸣曲看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中的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3]王文澜.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钢琴协奏曲[J].钢琴艺术,2000,(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