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范文

    【摘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派别的歌剧,最大的特点便是有了一种新的演唱方法——美声唱法,该唱法自身便是具有一套独特的训练系统。在上世纪时流传至我国,对我国的声乐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分析,简介了现阶段的教育现状、高校声乐教育教学关于美声唱法的实际运用、如何借鉴与融合美声唱法,最后根据当下的世界格局发表了自身看法。

    【关键词】美声唱法;演唱、声乐教学;借鉴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具体的民族声乐教学中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对美声唱法中的许多技艺进行了融合和借鉴,美声唱法不仅使声乐教学理念在我国的一些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在我国的高校音乐系声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方面,对于美声唱法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借鉴与融合的。在借鉴与融合的同时该唱法还使教师们的声乐教学思想改变了许多,并且对于我国的声乐教学研究与演唱表演技巧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影响现在众多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训练与演唱时都会融合、借鉴许多美声唱法的技巧与发生原理,还对我国民族声乐在教学科研理论以及教学演唱艺术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一、声乐教育教学现状

    高校声乐系统教学体系的广泛开展,我国的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现在随着声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声乐理论研究也得到了更快速地发展。多所高校的的学报、杂志等都有论文发表,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就目前状况来看美声唱法与高效的声乐教学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并且还能够不断地变换样式风格,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以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高校的声乐教学方法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学习声乐时以美声作为学习的主体,然后将民族独特的演唱作品进行兼顾表演;第二种是在演唱技巧上充分的借鉴美声唱法,然而对于民歌演唱来说演唱内容才是最主要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方法,便是将美声唱法与我们的本土唱法进行中西结合即将外国作品结合我国的民歌进行演唱。

    现在美声艺术和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声乐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融合,而且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演唱体系。

    二、声乐教学实践对美声唱法的运用

    高校內进行实际的声乐教学时可以看出对于美声唱法的借鉴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的,这些都体现在高校的声乐教学理念、演唱技巧的传授以及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教学理论研究上等多个方面。因为每所高校所教授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便出现了在上述过程中的教学现状的三种情况。我国高校音乐学科以及各界音乐人士对于美声唱法也慢慢地接受并进行推广,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美声唱法与我国的传统唱法有较多相同之处。研究者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这样便对我国的声乐教学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演唱中对于美声唱法的借鉴、融合

    (一)气息运用方面

    在我国高校老师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教学时一般都会让学生学习深呼吸并保持横膈膜,最后一步为控制住吸气肌肉群、呼气肌肉群让其产生对抗压缩地方法。这也是大多演唱者采取的惯用方法,可以使演唱者气息稳定且悠长持久。在整个演唱过程中需要保证气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发声连贯且平稳。这一种方法就是借鉴了美声唱法中的方法。代表作品有《我住长江头》《思乡》等。我国的传统声乐教学“以气息变化来传递情感”,大概意思就是在演唱过程中将歌词进行一定的“断句”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声调和气息的变化,这种方法更便于传递演唱剧目所想表达的的情感。在新创作的曲目中大多数采用了美声唱法的花腔唱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演唱技巧与气息的掌握不同,所传达的歌曲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熟练地运用气息变换的技巧。

    (二)引起腔体的共鸣

    在民间唱法技术中有一种演唱技巧便是口腔共鸣技术,其掌握要点便是局部共鸣。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美声唱法中的混合共鸣技术与口腔共鸣技术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与借鉴。演唱者在唱歌时将喉咙张开,充分调动口咽腔共鸣、胸腔共鸣、头部共鸣这些局部共鸣的特性,保持腔体的大小和音色与所要演唱的歌曲相契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节真假声的使用比例,以此来表演出合适的音色,还能够将情感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演唱的氛围得到良好地渲染,最终达到满意的舞台效果。

    (三)在咬字技术方面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用以意大利的民族语言为基础的美声唱法,通常会出现对于声音通畅与咬字清晰这两项较难达到有效的协调。在借鉴与融合了美声唱法的技巧以后后,我国的高校声乐教育教学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咬字着力点偏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在外国意大利的语言系统中母音与子音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这和我国语言汉字的咬字习惯有着比较大的不同。这需要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时刻提起软腭,还要保证后咽壁立起来,这才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咽腔。通常来讲训练声音时都会对意大利语言中的基础原因充分的练习采用纯母音混合的方式使纯母音能够与其他其他母音的色彩混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母音变圆。要流利地咬清楚其基本元音,对于声音通畅有极大地帮助,还能很好的找到共鸣。在平时的具体训练中还应积极地寻找声音的高位置,这样能够很好地将声音统一,这样才能够使唱法即圆润又连贯。

    四、结语

    我国演唱唱法的一大特点便是“以声传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对于学生声音的训练,吸取国外与国内的教育精华,有效借鉴美声唱法中的技艺与技巧,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现如今,世界的多元化发展正在逐渐蔓延,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在不断地借鉴与融合过程中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色彩缤纷。放眼望去这些不同的演唱技巧之间的借鉴与融合,但又都保留了自身的特点与重点,这也为当前的文化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声乐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已经被许多演唱家借鉴与融合,并且在表演结束后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有助于表演者的演唱水平的提高。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将优秀的唱法技巧坚持下去,将目光放长远,多多借鉴与融合其他的优秀唱法技巧,变为己用,发展成为我们自己独特的唱法技巧。

    参考文献

    [1]陈艳杰.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结合与运用[J]. 成功(教育),2014(03).

    [2]施启龙.浅谈美声唱法与当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3]张刚.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戏剧之家,2015(09):240-241.

    [4]杨芳,方强.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和融合探析[J].音乐大观,2014(09):54-55.

    [5]程军.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6]鲍雯羚.试论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 [J].新课程(下),2016(12):115.

    [7]刘洋,郭建民.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碰撞与融合——从“土洋之争”到“多元化发展”[J].音乐生活, 2017(07).

    [8]庄虹子.美声唱法传播对中国声乐文化的影响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王黎(1984—),女,汉族,辽宁铁岭人,硕士,助教,声乐教学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