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范文

    【摘要】作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证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以及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音乐鉴赏,发挥音乐审美的核心功能;通过感受音乐的律动,提升审美情趣,感知生活的美好,缓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及生活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地位

    (一)美与审美教育

    美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人的精神发生积极变化。蕴涵着客观规律与长远目的高度融合,是和谐自由关系的理想存在。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音樂审美教育的含义和地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分支,也是审美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在过去在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明确的地位,特别是在普通高校,基本是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一统天下。自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促进学校美育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多样化,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而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培养人全面和谐发展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二、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任务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追求。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成为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音乐艺术相关学科以及美育课程的开设,坚持“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再到创造美”这一条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去留意和发现身边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美。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让学生能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和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去体验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感知并体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美;通过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生的现有的音乐知识储备

    通过走访本校学生开设的钢琴课、乐理与视唱,了解到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基本的识谱、读谱能力,对于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体会作品的情感存在一定难度。对音乐教育的作用不够重视,音乐相关课程被其他“主科”占用成为常态,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观念不够科学,偏爱聆听和欣赏流行音乐以及网红歌曲,对于传统的、古典的音乐并不感兴趣,作品欣赏的范围过于局限。

    (三)发挥音乐教育的核心功能

    音乐的审美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和交流,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音乐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通过听觉活动来感知和体验音乐形象。音乐不具有语意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特殊性和抽象性有别于其他学科,是通过音符、韵律、节奏、和声、配器等音乐基本要素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人们的审美理想,寄托人们的情感。不同的音乐视角,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和形象也截然不同。

    优秀的音乐作品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就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来训练专门的音乐治疗师,在欧美发达国家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职业,音乐对儿童的孤僻症、语言障碍、正常人的心理治疗、青少年犯罪行为、生活改善和辅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长期参与音乐审美活动,音乐渗透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可以抒发、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缓解生活中的不悦以及学业上的压力。

    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认识美、发现美,从音乐美学中得到满足,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审美观,提升审美情趣,善于感知并发现生命中的美好。激励大学生工作的热忱和欲望,参与创造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带领学生从读谱、唱谱走进音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识谱、读谱和视唱的能力。开设钢琴课程,使学生掌握到的音乐基础知识得以有效运用,掌握和形成一定的演奏技巧和能力,加强学生对获得音乐美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保持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通过组建合唱团,训练学生在集体演唱多声部作品时,通过不同声部的对比聆听,学习“直声”的发声方法。在了解自己音色的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将自己融入合唱当中,把歌唱技巧、音色强弱、力度大小、情感处理等融合为一个整体,再加上指挥和伴奏的配合,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通过合唱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对中外优秀作品的欣赏学习,带领学生认识并热爱我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合唱训练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成为了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美育课程,了解音乐与相关姊妹艺术。从音乐美到其他艺术门类美,再到生活中的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丰富思维想象,帮助学生跳脱出原有的专业性的思维定势,提升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及心理健康发展。

    音乐教学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即兴编创等形式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作为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良好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营造充满美的生活氛围,缓解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提升辛福感。

    四、结语

    音乐教育应当坚持把音乐审美放在重要位置,贯穿于全部音乐活动的始终。音乐教育应确立“育人”与“成才”并重的原则。音乐教育通过聆听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尝试通过演唱、演奏、表演、编创音乐等形式来感受音乐的律动,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及其表现出的情感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培育良好的身心素质、艺术基础和学习能力的社会人。

    作者简介:林佳静(1991—),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硕士,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