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体会 |
范文 | 【摘要】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中,艺术类专业越来越受重视。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具体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内生动力,全方位提高其音乐素养,丰富艺术涵养和精神追求。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投入更多的研究和经验总结。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技巧;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105-02 【本文著录格式】林立祺.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体会 [J].北方音乐,2020,03(06):105-106. 一、声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 声乐教育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必须打好基础,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要特别注意歌唱方法的训练,例如歌唱时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实践方法是利用横膈膜与两肋的相互配合使气息缓缓呼出。运用这样的方式歌唱,音色更加优美,有助于演唱者自然通畅地表达情感。 (二)夯实学生的音乐素养 良好的音乐素养能更好地反映他们的专业水平,且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演唱进阶,在专业上继续发展。对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一定要下苦工,对音程、音组等基本概念也要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掌握唱歌的节奏和一定的识谱能力,这些都是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专业素养。 (三)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 不同的歌曲包含着不同的音乐情感,或感情激荡或使人悲伤,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和本质。作为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词曲的意境感情,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生活阅历不断强化演唱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歌曲,在打动自己的基础上传达感情,将听众带入歌曲意境,打动人心。 (四)强化学生的演唱能力 歌唱实际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在作品的诠释上就有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种个人特质的艺术表达,可以通过了解歌曲的调性结构、节奏、速度变化等,利用吐字、断句、强弱等处理,再结合不同的歌唱技巧,准确地把作品感情表达出来,完成演唱任务。 (五)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是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集体授课和高职院校教学区别于其他培养方式的一个特点,也是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发力点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如举办校音乐节、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统筹协调、推进活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专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声乐教育,不仅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艺术人才,为学生学习声乐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推动我国专业技能教育和文化艺术、文化产业发展。除了培养一批批合格的音乐从事者,声乐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将带动教育行业、声乐演唱行业不断进步发展。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应该在学生演唱的规范性、专业性、全面性上充分雕琢,这是区别社会教学和培训机构的特色之一,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必经之路。 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育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各部门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但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以讲授课本、阅读文献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实际演唱的训练较少。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适当的实践练习却更为根本,更有针对性。歌唱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旦弱化示范教学和实践教学,过分注重理论基础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二)教学内容的偏差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强 声乐教育与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地域特色。除了基本的演唱技巧外,还应注意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專业艺术。例如,西方的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在音乐特色和音乐风格上截然不同,古典音乐磅礴大气,给人厚重感,而现代音乐则更轻巧、更具灵性。现在教学较为单一,在其他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学上较为薄弱,要通过学习声乐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不完善 尽管在国家调整音乐教育标准之后,各高校都适当地对课程进行调整,但显然不够。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有些课目名字与所教内容不相匹配,而且多少存在一些随意设置的现象。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合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音乐教育的新要求,这是需要改革的重要环节。 (四)课堂教学的局限导致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差 在课堂上,学生容易被其他因素分散注意力。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学习,对教授过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这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课堂教学调动性、吸引力不足,未能针对性地培养和锻炼学生。 四、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育改革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师声乐教学观念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基础教学固然重要的,但也应重视学生的实际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实践课来测试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实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准,而且可以积累歌唱经验。 (二)增加文化及交流的辅助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音乐专业课程之外,学校应增设些专业相关课程,增长学生的见闻。在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专业艺术类学科都有所涉及,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给学生讲些有趣的音乐故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见闻,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这样也对学生的台上表现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互动,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大家把问题总结归纳,也让没有察觉到问题的同学们了解疑问,从而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活用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对课程安排进行完善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设置管理,科学地规划课程安排和教学重点,在教师群体及学生群体中开展调研,收集反馈意见,去粗取精,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在考察的过程中应参考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程进行评估,这是准确且有必要的。也可以参考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结合其他学校的安排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课时数上也要有相应的改变,本着实践大于理论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同时,学校要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基础再好、学习兴趣再浓厚,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硬件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校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方面入手,运用更人性化和更有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声乐演唱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要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自己的演唱风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任务中增加一些研究性讨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声乐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体会 从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经验来看,首先是音乐教学的专注性,教师们通过简单化、通俗化的表达,将系统、抽象的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教学的严格也令笔者印象深刻,教师会着重强调声乐演唱的基本功,帮助学生处理好演唱的细节。对于在演唱上高音不松弛、声音不通透的难点,老师能耐心指导,通过自身反复示范、学生不断实践练习,突破高音演唱上的难点。 其次,师生间的合作默契配合。学生将自己在实践练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想法向老师表达,老师在对其声音音色、歌唱状态上有一个判断之后,毫无保留地将声乐演唱技能传授给学生,无私地分享自己的演唱心得,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更加轻松地演唱和完成作品。 在学生进行歌唱实践时,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尽可能达成老师的要求。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好的兴趣,更认真地完成声乐演唱课程。 最后,教師应学会并坚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认真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表扬的方式,尊重和了解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在作品上的二次创作,通过师生相互的理解和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的互通有无,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性。倾听之后老师也应结合学生所言给出自己针对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诠释演绎作品。这种融洽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积极发问,加强课堂互动。 六、结束语 声乐演唱教学是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证学生对音乐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学校和教师要进行自我完善,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创新教学。同时,学生也应该端正自身态度,了解当前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自己的音乐专业性,出色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李伟渤编著.西洋声乐发现概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张宇.浅谈高职声乐教学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莫成练.歌唱风格与音色定位[J].艺术教育,2006. 作者简介:林立祺(1990—),男,汉族,福建省泉州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