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能力的思考
范文

    【摘要】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教学理念上的重视是提升心理能力的前提;强化表演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心理能力的基础;关注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升心理能力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心理能力的保障。

    【关键词】 提升;声乐教学;心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199-02

    【本文著录格式】龚艾蒂.关于声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能力的思考[J].北方音乐,2020,05(10):199-200.

    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声乐表演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需要声乐表演者细心地去琢磨、感觉、体会、尝试。”[1]这个“琢磨、感觉、体会、尝试”的过程就蕴含着表演者心理能力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一、教学理念上的重视:提升心理能力的前提

    作为人的一种专属艺术,声乐表演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表演者的技能,还取决于表演者的心理能力。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平时训练的时候,表现出具备了扎实的歌唱理论知识,也具备了较高的歌唱技巧,但一旦到了考试、演出或者比赛等重要场合的时候,就会出现与平常完全不同的状态——不仅正常水平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有可能更差。由此可知,表演者在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和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有比较稳定的心态和比较自信的心理——表演的过程既是专业行为、生理活动,更是心理活动。所以,教学人员要重视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因为心理因素对声乐表演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表演者的情绪影响表演者水平的发挥。情绪“是人在認识客观现实并在活动过程中改造客观现实的时候,对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常常抱有种种不同的态度”。[2]这种态度的呈现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主观心理活动,表演者的激动与平静、愉快与不悦、紧张与放松等情绪都会间接或直接地在声乐器官的发声与歌曲演唱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并影响声乐表演,而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也在一定条件下会反作用于情绪,二者在表演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对表演质量产生影响。

    其次,表演者的兴趣影响表演者水平的发挥。兴趣就是关注与探索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快乐、享受的表演状态可以透视出对表演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否促进了其表演的熟能生巧、熟能增趣,是否加增加了表演者自我的价值感和胜利感。

    再次,表演者的兴趣影响表演者水平的发挥。信心指的是人在参与某种活动时对活动进行状况的把握程度而产生的坚定心理状态。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信心是定心丸,是指路灯,是助推器。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我可以”“我一定能唱好”的信念对克服心理怯场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基于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树立重视学生心理能力培养的理念。

    二、强化表演能力的培养:提升心理能力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那些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在表现声乐作品的时候,能够非常巧妙第将高超的歌唱技巧熟练地融入歌曲表现当中,不仅给受众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感,同时还能把作品中丰富的精神内涵带给受众。在这个表演的过程中,高超的表演能力是演绎好作品不可缺少的条件,更是支撑学生心理能力的先决条件。

    在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提升学生表演技巧的理论教学。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掌握气息的运用、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技巧等专业技能,掌握舞台上的表演技能,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有研究表明,基本功不扎实、不能熟练运用表演技巧是造成学生怯场的重要因素;反过来,如果掌握了扎实的演唱功底,过硬的歌唱本领,进行行声乐表演时就会充满自信,才有可能镇定自若、无所畏惧,才能使表演者自如地表演甚至超常发挥。

    在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声乐表演除了台下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还是在舞台上把台下的技能呈现给观众。所以,学生必须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舞台经验,自如地应对各种舞台演出环境。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力和艺术修养也是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包括戏剧、演讲、诗歌朗诵、合唱演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建立良好的舞台心理素质。[3]

    三、关注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心理能力的关键

    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他们的声乐学习和训练,以及临场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其一,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起他们的歌唱欲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的态度对其行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表现为促成其某种行为的发生,也有可能阻碍其某种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态度决定人们的行为。在声乐学习中,积极的歌唱态度是指学生对歌唱产生兴趣或者明白了歌唱的价值、重要性的时候愿意并主动进行歌唱的态度。首先,教师深入解读作品是调动学生歌唱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的极好途径。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使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先和学生分享作品的创作背景、分享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把真情实感融入进去,引导学生用表演来讲述故事,用表演来呈现情感。这对于激发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要花点心思挑选教学作品。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来挑选教学作品。面对适合自己的教学作品,学生的表演欲望就会得到激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去,为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種强大的内心力量,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它会给人带来一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念。一个人自信心越强就越有勇气面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就越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那些在声乐考试、演出中总是担心自己唱得不好听,害怕受到别人的批评或嘲讽的学生,要关注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做到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肯定、多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对声乐学习的恐惧感和自卑感,逐步喜爱声乐艺术。比如,我能可以用一些诸如“你唱的很好”“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表扬下增强信心、努力学习,这样,学生就能逐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在声乐表演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

    其三,教会学生巧用心理方法。心理方法的巧用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实践表演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人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潜意识地起到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的作用,所以,它有时能支配影响个体的行为。积极的自我暗示是自信意识的来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积极暗示方法的使用。比如,经常对自己说一些正面的有激励作用的语言,以此增强自信心,稳定自身的情绪;其次,注意力转移法。转移注意力法是指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怯场心理的发生时候,可以尝试主动转移注意力,比如和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聊一聊,通过聊天的方式舒缓情绪、远离焦虑;再次,呼吸调节法。通常情况下,呼吸是通过口腔和胸腔完成的,但呼吸放松调节法中提倡腹式呼吸,它是一种以腹部作为呼吸器官的方法。首先,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或坐好,身体自然放松;其次,慢慢地吸气,吸气的过程中会感到腹部慢慢地鼓起,到最大限度的时候开始呼气;呼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经过鼻腔呼出,直到感觉前后腹部贴到一起为止。呼吸调节法对缓解演唱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特别好的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这种方法的运用。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心理能力的保障

    大多的声乐教学是一对一教学,所以,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现实中,由于多方原因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以过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教导的情况居多,这不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事实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过程中能起到特别好的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尝试构建无权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和学生相处;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恰当地评价学生,善于看到学生的优点;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问,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再次,在教学活动中,对那些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总之,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我们既要在教学理念上重视学生心理能力的提升,也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在声乐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控与培养,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才能实现对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瑷.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月出版社,2003.

    [2]阿·阿·斯米尔诺夫.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邱岳.试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1).

    作者简介:龚艾蒂(1985—),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空乘人才培养以及声乐表演教学与实践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4: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