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
范文 | 肖瑾 [摘 要]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的育人效果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对音乐教育的内涵、作用的研究,探究提升音乐教育育人效果的实施途径,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育人效果;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047-02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启发人的智慧、开阔人的视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的内在气质,音乐的本质与人的综合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受教育者在学习、欣赏音乐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情操陶冶,从而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实现音乐教育效应。 二、音乐教育的育人效果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激发人的斗志,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从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因其学科的特殊性,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育人效果。 (一)净化内心,提升道德修养 音乐是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的结合体,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论语》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强调艺术能以情动人、能端正社会风气、能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帮助人们明辨是非黑白,音乐教育承载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品德的重任,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1]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响彻祖国大江南北,歌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每个人和生养他的祖国的血肉联系,通过音乐欣赏、教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人间第一情》《父亲》《感恩的心》等歌曲用纯净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对父母、亲人、朋友的真挚情感,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培养学生善良、质朴的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二)挖掘潜能,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等。音乐中有高低、强弱、长短之分,音乐教育能通过自由流畅的旋律、跳跃明快的节奏、复杂多变的和声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和享受。特别是器乐演奏时,需要手、眼、耳、脑相互配合和协调,这些过程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耳的灵敏度。如弹钢琴,演奏者要看琴谱、琴键、双手,锻炼了观察力,左手、右手负责不同音区的琴键,无形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同时,背记乐谱强化了记忆力。因此,演奏乐曲时,手指动作越灵活、熟练,越能刺激大脑神经,大大挖掘人的智慧潜能,让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敏捷。 (三)拓展视野,提升人文素养 音乐与文化之间从来就是相通、相融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通过讲授、分析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创作背景、文化知识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老师在讲授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时,对作品的旋律、曲式、演奏技巧进行分析的同时,应对乐曲创作背景、曲名由来以及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予以重点介绍,引导学生懂得一首名曲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美妙动听的音符和旋律,更重要的是曲子包含的自身特有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指导学生以更理性更客观的态度来理解音乐本身的真正含义,透过音符感受文化的沁润和思想的洗礼。[2] 三、策略与思考 音乐教育因其本身的特性,使之具有一种无形无痕的教育效果,通过音符、旋律、歌词、演奏这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让学生在宁静幽美、青春激昂、伤感悲怆的音乐情感中启迪智慧、了解文化、培养品德、提升修养。因此研究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思想观念 创新培养方式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放眼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备感遗憾,因为音乐课似乎可有可无,音乐老师的引进和培养机会几乎为零,音乐教学投入更是无从谈起。然而,殊不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阳光心理、积极心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相关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突破仅重视专业课强化专业技能的思维范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音乐教育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3]为充分发挥音乐教师和音乐课程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确保音乐课的正常课时量,提供音乐教学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营造音乐教育的育人氛围,为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二)重視队伍建设 提升专业素养 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接触,所以就其课程本身而言没有特色优势,但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却能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让音乐教学永葆生命力,实现通过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给学生创造美的情境;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表演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通过演奏者的技巧、各种器乐不同的音色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通过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培育阳光心理,最终实现音乐的育人效果。 (三)推进课程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 据调查,高职院校90%以上的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因为他们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不是照本宣科讲理论知识,就是听音乐,美其名曰“音乐欣赏”,面对这种简单无聊的音乐课,学生更青睐手机里的流行音乐。因此,高职院校应把握学生喜欢音乐的内心需求,积极推进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根据学校音乐教学的师资、设备、场地等实际情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将音乐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让音乐的旋律唱响校园每一个角落,让优秀的音乐作品走进师生心灵,让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染校园师生,让师生真正感受音乐的魅力。因此,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可选择一些流行的、趣味的、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与交流的方式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同时,对于一些古典的、高雅的、相对易懂的音乐名作,通过视频、影像或网络教学资源生动地介绍音乐创作背景、人文知识、曲式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审美力。最后,对于音乐型社团或校园合唱团、艺术团中具有特别兴趣爱好和良好基础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相对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练习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水平。[4] (四)重视实践教学 强化自我教育 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作为音乐教育,我们同样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有形的表达和体验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才能挖掘自我的审美需求,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给学生提供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分享、演唱、演奏、作词、编曲等,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一些科技化、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抽象、枯燥的知识更直观、具体、有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演示法、情景法、互动法能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才能的有效平台。通过组织音乐艺术类比赛或讨论性活动,鼓励学生充分表达音乐感悟,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甚至投入音乐作品的创作。只有自我体验音乐学习、谈论、创作的过程,才能激发自我情感、自我思考、自我成长和自我反省,才能巩固音乐教育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结 语 高职院校要想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桎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注释: [1]高莉莉.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南北桥,2017(24):32—33. [2]高 蕊.高校音乐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8(03):81—82. [3]李志远.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77—81. [4]张华萃.对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张洪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