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创编中的应用
范文

    [摘要]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人体动作作为艺术表达语言,能够对舞蹈的学习,实现其艺术表演、德育教育和健身的功能。而现阶段的舞蹈中具备真正艺术内涵和文化素养的作品却越来越少。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舞蹈艺术的创编也在不断上升。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将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相结合,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并以舞蹈为载体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本文在高校舞蹈创编中融入了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与舞蹈艺术如何结合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高校舞蹈;舞蹈创编;应用

    舞蹈是以人的形体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态,它的创作和表演有着较严格的规则和要求,不同素材的采用都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思想情感,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效果,高校舞蹈在进行舞蹈创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红色文化资源相融合,这不仅拓展了舞蹈创编的素材,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对红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继承红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展舞蹈教学的德育教育和艺术教育,并通过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与之结合进行地方特色的红色舞蹈作品编创,能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在高校领域中建立具备红色题材的舞蹈教学,创新舞蹈教学内容,发挥创作力,建立红色特点文化氛围,能够使红色人文精神依托校园进一步得到发展传承,通过对红色文化舞蹈的学习和深入了解,将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觀,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更多具备高尚情怀的社会建设人才。因此,通过对红色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对高校舞蹈教学与编创提出了建议。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红色文化具有高度的价值和深度内涵,是伟大的革命精神,包含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红色文化的发扬能够构建新时期高校的人文精神,并且呈现出红色文化中的内容,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年代中出现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等各类文化得以体现。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够不断增长学生爱国爱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尤其是在我国重要的红色文化圣地进行文化资源的传承,能够使众多红色文化基地得以发展,这些地方是构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红色文化的物质文化资源载体,以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电视电影等为主。同时受到现在媒体的发展影响,也出现了大量音频视频资料的红色文化资源载体。让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这些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舞蹈编创中的价值

    (一)传承红色文化

    中国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了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文化产业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多样化形式,各类思想相互碰撞,影响人们的思绪素质,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就会出现了很多消极负面的思想体系。其中以青少年群体存在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最为典型,使代表着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受到了挑战。文化形成于人民群众,又反作用于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生活体现出来,只有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以及代表的中国特色主义文化,才能够更好地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改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体现文化的教育价值,通过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提取出爱国主义文化等多样化的本土文化。

    利用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通过具体地区具体分析的途径,挖掘其所处区域独特的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本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产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当地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之进行有效结合,使舞蹈成为传递红色文化的载体,并反作用于红色文化,使其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以陕西为例,曾经在高校中举办‘五月的鲜花——红色畅想文艺表演活动,以红色文化舞蹈为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通过《延安颂》《高歌向明天》等大型舞蹈,将高校所在地中经典的历史文化所表达的观念精神和希望,与舞蹈创编相结合,利用多种文化因素和演员肢体的形态语言进行舞蹈艺术的创编,以特有的方式进行保存和记录,能够更好地践行红色文化的传承。通过舞蹈艺术的表演宣传红色文化。同时,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利用红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引领社会公众和青少年群体,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培养时,增强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摒弃不良嗜好,形成由价值的追求,使其保持高尚的情怀,是红色文化对青少年精神发展的现实意义。所以,舞蹈素材的编创中,取材于红色文化资源而编创的舞蹈都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1]。

    (二)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在发展中,可以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弘扬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教育能够有效地进行信仰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将红色资源文化与高校舞蹈创编结合,就是通过对红色资源文化的挖掘,利用鲜活的历史背景故事和英雄人物,反映出特定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永远的长征》等大型情景音画晚会,通过红色舞蹈展现出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和长征战士的团结一致民族精神。同时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进行传承,有效地实现红色精神的有效弘扬,同时体现出其特色魅力,更能通过舞蹈形式揭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正确感悟。

    舞蹈艺术与红色文化如果能够完美结合,通过具有价值的作品展示,就能发挥两者互相成就的作用,使红色舞蹈艺术成为舞蹈文化体系中的特色艺术形式,丰富舞蹈类型,并且通过舞蹈内容传承展示红色精神文化。全新的艺术形式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心灵感受,结合发展更能体现融合魅力,形成特定的文化精神,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使其具有自身的艺术品格,从而展现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发扬艺术和文化表达的精神品质,实现红色文化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形成的舞蹈应有的艺术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发挥民族精神。比如以我国教育部、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为主,所举办的文艺汇演中展现的红色文化舞蹈作品《长征》《红色记忆》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创作,能够深入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对整体民族文化的推动[2]。

    (三)发挥红色文化潜在经济价值

    为了让红色文化更好发展,必须关注其产业价值,提高资源市场化,才能更好地挖掘综合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包含的文化强国战略,使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需要对红色文化的综合价值进行系统的发掘,依靠政府手段坚定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红色文化传承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需要不断地加强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做好发展规划,提升商业运营和发展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红色文化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将其与红色影视、红色旅游项目结合。在孩童时期就耳熟能详的《智取威虎山》经典京剧,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代表作品,这一故事也翻拍成了电影形式,让更多人通过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会到红色革命的鲜活和价值,发挥以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展现红色文化在经济方面的潜力。因此打造红色旅游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相关的话剧、电影等文化作品形成社会效应,带来经济收益。这一作用也受到了文化产业部门的关注,因此舞蹈艺术的创编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能够通过舞蹈表演发挥其潜在经济价值,通过舞蹈的创编扩展红色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其社会效益。加强政府关注深化红色文化的市场化程度。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编程中的途径

    (一)分析受众心理

    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中,应该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通过全面的分析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舞蹈,进一步影响舞蹈作品的编创效果。以在西安培华学院首演的《送你去延安》为例,这一大型红色题材舞台剧,是红色题材下舞蹈和表演的结合,而演出所在场地与延安所属同一省,因此在编创舞台剧的过程中,考虑到学校内党员和师生的心理,在演出前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各类人群的爱好和审美,了解其对此类舞蹈作品的兴趣点,明确舞蹈创作的要求,保证舞蹈创作的内容和风格,满足大众需求,才能够在将舞蹈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赢得认可。

    (二)合理选择舞蹈形式

    根据群众的身心特点,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中,采用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满足群众对红色文化和舞蹈艺术的理解能力,提高企业对舞蹈的欣赏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考虑到不同人群对舞蹈艺术的感知和欣赏不同,因此在创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感受到对舞蹈形式的理解的差异,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舞蹈动作,使学生通过几次学习来掌握舞蹈内容,生动形象地进行故事性展示。同时决定红色舞蹈作品的内部构造和组织方式,选择适合红色文化表现手法,并做好舞蹈题材的选择,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与舞蹈艺术的结合,塑造出良好的舞蹈形象,使舞蹈形式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舞蹈艺术的赏析[3]。

    (三)提炼群众舞蹈语汇

    红色舞蹈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可以与历史人物的生活、工作等结合。选择古典、现代、芭蕾等舞种进行提炼,使其编排后的舞蹈动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红色文化价值,通过动作,体会到人们的心理、情感,从而创造出具备一定风格的红色舞蹈作品,使其展示的意图清晰可见。与作品反映的心理习惯和兴趣等元素相结合,保证舞蹈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兴趣爱好,增强群体对红色文化舞蹈的接受能力,并且在传达的过程中确保思想情感的准确传递,使其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更好地通过红色舞蹈作品进行价值内涵的展示,并突出其德育教育功能。

    (四)实现舞蹈创编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于舞蹈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传统的舞蹈教学相比,让学生参与到舞蹈的创编中,根据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在舞蹈课堂上提升自身对舞蹈的认知,通过舞蹈创造,提升專业技能和整体的舞蹈思想,提高审美素质。不再采取上课、听报告和参观访问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舞蹈知识,提升实践性,保证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舞蹈创编都能够通过自由创编的参与,提升舞蹈的表演能力。现在大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红色资源与高校舞蹈创编的结合,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舞蹈课堂,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舞蹈的专业素质。同时,了解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五)在群众中进行检验

    深入各类群众才能够保证高校舞蹈创编,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使红色文化资源与舞蹈创编所形成的红色舞蹈作品,在创编的过程中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总结审美需求,了解生活习惯,对创编的舞蹈进行修正,通过真正的与群众沟通,创造出适合群体需求的舞蹈,并在群众中对舞蹈作品进行检验。

    结语

    总之,在舞蹈创编中融入红色文化因素,不仅拓展了舞蹈创作的思路,丰富了内容,也进一步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播,得到长期、广泛的发展,红色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意义,它对人们有着激励前行的作用,高校舞蹈的创编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不但能够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也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舞蹈在教学中的内容,丰富舞蹈创编形式,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发挥舞蹈表达的多种功能,给高校舞蹈的创编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从而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性质和其价值的了解,把这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演与教学中,编创出符合群众需求以及文化传承的舞蹈作品,这不仅推动了舞蹈艺术创新性的发展,也展示出文化领域的一种进步。

    注释:

    [1]胡晓丽.舞蹈创编中红色资源文化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8(17):131.

    [2]沈琬茹.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9(13):188—189.

    [3]王晓静.探究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舞蹈创编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8(13):149—150.

    [收稿日期]2020-06-09

    [作者简介]马婧(1982—? ),女,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淮安223001)

    (责任编辑:刘露心)

    通讯地址:江苏淮安市健康西路中天花园1期3号楼905室马婧

    电话:13861659850杨代理(原价)961146194@qq.co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