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吉林省高师钢琴重奏课程的教学研究
范文

    [摘 要\]

    钢琴重奏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笔者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对钢琴重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为吉林省高师院校钢琴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钢琴重奏;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21)02-0187-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6008)。

    \[作者简介\][ZK(]孙卓娜(1978— ),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长春 130024)

    教育部近些年一直特别强调推动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类)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再单一追求学生的钢琴技能水平,而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其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出适应现今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师范性”人才。钢琴重奏这种艺术形式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及应用中,被开始逐渐重视并快速发展起来。

    笔者对吉林省5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院钢琴重奏课程进行了调研,发现各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吉林省高师院校钢琴重奏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钢琴重奏课程的教学定位不明确

    调研中发现部分院校只为音乐表演专业设置了钢琴重奏课,音乐学专业则无人问津;还有的院校,只对钢琴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重奏内容的教学,这是在仿照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演奏型人才的方式在进行教学,并不完全适用于高师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这会使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钢琴重奏课程的学习。

    (二)钢琴重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完善

    几所院校设置的共有课程为“钢琴技能课”和“即兴伴奏课”,而针对钢琴重奏课程的设置则大不相同;相应的课程设置至少应该在二至三门,有的院校只设置其中一门课程;有的院校甚至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5所院校的重奏教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四手联弹、双钢琴演奏、钢琴室内乐、声乐伴奏、器乐伴奏、自弹自唱等几种,但大多数院校只进行两到三项内容的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大都采用了考查、考试和音乐会这三种形式。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不排除其受地域的限制、师资的不同、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造成钢琴重奏教学停滞不前的局面,甚至会造成钢琴学科的萎缩。

    (三)钢琴重奏课程的艺术实践缺乏创新

    在调研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部分院校钢琴重奏的艺术实践形式比较单一、模式化,无外乎以声乐伴奏、钢琴二重奏这两种方式进行。并且大都是在校内进行展示,演出的舞台不够宽广。当然,这较之以前是有了一些变化,但时代是在前行的,我们也必须要紧紧跟住时代的脚步,顺应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就更需要我们跳出固有思维,进行创新思考。不然就算钢琴重奏课程设置得再好,没有相应的艺术实践形式,我们也无法将教学效果呈现出来。不仅不能向大众普及钢琴艺术,还会打消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对教和学的动力。

    二、东北师范大学钢琴重奏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重奏课程的教学定位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音乐教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具备组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能力的,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重奏教学是围绕着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所以对于教学的定位非常明确,培養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就业需求;联动其他相关音乐专业共同协作,推动钢琴学科的积极发展。只有对钢琴重奏教学进行精准定位,才能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与实践形式,真正体现该课程的价值。

    (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重奏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2008年开设了“钢琴艺术实践”这门选修课。该课程当时主要以声乐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钢琴二重奏等作为教学内容,开设时间为大二年级到大三年级的两个学年。在制定2015版人才培养计划时,将课程名称更改为“钢琴室内乐”,主要以钢琴二重奏、小型室内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开设时间为大二年级一个学年。同时在大三年级开设“自弹自唱”,以中小学音乐课本歌曲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衔接实习阶段的学习。学生以实践为主,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其中,更快捷地传递音乐信息。以上课程的评价体系,均打破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不再是单纯检测学生个人的演奏技能,而是通过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来考评其综合能力。例如:学生在团队中的分工、如何与其他成员进行协作等。

    (三)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重奏课程的艺术实践

    1钢琴重奏艺术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艺术实践音乐会多是在音乐厅进行,东北师范大学乐学院的部分实践音乐会也是如此。但现在更多是走出学院,走进中小学、走进高校、走进校内外的公共文化场所进行表演或讲座。因为艺术实践的场所有了不同的选择,所以其内容和形式也相应地做出了创新和尝试,呈现了丰富的多样化。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将钢琴音乐文化向大众普及。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证:

    例证一: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我们将钢琴重奏介绍并表演给中小学生或非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

    例证二:钢琴室内乐的任课教师会带领学生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专题讲座音乐会。音乐会所需要的资料由师生共同搜集,但PPT的制作、音乐会上的讲解和演奏均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并要能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例证三:联动作曲、民乐、声乐等其他专业一起进行艺术实践的大胆尝试。先由作曲专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钢琴室内乐形式原创或改编作品,例如双钢琴与民乐、四手联弹与合唱、音乐剧选曲等,再由相关专业学生完成作品,最后呈现在舞台上。这种创新形式将学生的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机会,又建立起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同时为各专业的艺术实践开辟了新路径。

    2学院对钢琴重奏艺术实践的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了更好地支持师生们完成学校或社会上的艺术实践活动,还专门成立艺术实践演出办公室。负责实践活动的前期组织筹备、台前幕后等大量工作,成为师生们的先锋和后勤保障,让师生们专心投入于艺术实践中去。学院还在硬件措施上给予大力支持,除了在大音乐厅引进斯坦威9尺三角琴,另设有专门的双钢琴演奏实践厅和双钢琴琴房、2个电钢琴教室,保证了教师和学生的练习、表演使用。学院还积极为师生搭建各种交流实践平台,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钢琴家等成为“东师学者”或客座教授,定期到学院与师生进行交流,以讲座、大师班、音乐会等形式为师生带来国际国内音乐前沿讯息,开阔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为艺术实践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如何应对钢琴重奏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不只是能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教学的教师,还应该具备组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卓越的中小学教师,这才是我们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优势之所在。基于对钢琴重奏教学现状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对策。

    (一)吉林省内各高师院校要结合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和钢琴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定位,明确进行钢琴重奏教学的必要性,和对学生就业需求的重要性。

    (二)在明确定位和发展思路后,针对如何分配和利用师资力量;如何整合教学内容重叠或不符合教学需要的课程;重奏课程的开设时间、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具体情况,各高师院校要认真进行研讨,科学合理地设置钢琴重奏教学的相关课程。

    建立起综合化的、比较完整的钢琴重奏教学体系,还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各高师院校要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为钢琴重奏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次,不要将钢琴重奏课的授课对象局限在钢琴表演专业学生,要将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也纳入进来,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增进学生间交流。再次,可以尝试多个音乐专业进行协作,共同加入到钢琴重奏教学和实践中来,突破单调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高师院校学生还要加强对钢琴重奏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夯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有所了解,不能只会弹而不会教。

    (三)钢琴重奏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各高师院校营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各高师院校的钢琴重奏教学团队,可以定期与省内外其它师范院校的教学团队进行学术研讨或是交流演出,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讲学、开设大师班等,让师生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国内外最先进的音乐资讯与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拓展各院校钢琴重奏教学的思路,又为师生们提供充足的艺术实践机会;还能促进省内外各兄弟院校间的联系、互动,增强各学院的学术氛围和交流,更好地推动吉林省钢琴学科的积极发展。

    (四)钢琴重奏课程的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还需要齐全的硬件设施作为后盾来保证其顺利开展。建议各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设立艺术实践办公室或教研室,并有专人负责活动的相关事宜。同时加大在配套措施上的投入力度,根据教学需要增添设备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师生毫无顾虑,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和实践活动当中去。

    结 语

    通过有效的钢琴重奏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够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艺术实践机会,还能够提升学生与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探索能力。这样,必将有利于贯彻落实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培养“一专多能”的普及型实用人才,必将极大地推动吉林省高师院校钢琴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注释:

    [1\]

    段 微关于高师钢琴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02):186—187

    \[2\]于巧琳对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3(15):115

    \[3\]赵 蕾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5(23):183

    (责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