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二胡演奏与教学中背谱能力的培养
范文

    顾昂扬

    [摘?要]

    文章就背谱问题展开,首先说明背谱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在二胡演奏和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训练及减少脱谱演奏的失误,以提高二胡整体的演奏水平。

    [关键词]二胡演奏;背谱能力;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J6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139-03

    背谱是乐器演奏的一种基本能力,对演奏效果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背谱对于演奏者来说,不仅能提高其表现力和自信心,还能让演奏者更专注于音乐并提高思维的敏锐程度。

    一、背谱的重要性

    背谱不难理解,即:背诵乐谱,考验演奏者的记忆能力。面对乐谱,有的学生很快能记忆到大脑中,但有的却迟迟不能完整演奏。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靠盲目增加练习时间来加强演奏作品的把握性,因此学生日常高效练习和背谱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即短时间内如何建构大脑中的演奏记忆从而达到作品要求,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演奏失误。因此,背谱记忆要求演奏者对节奏、音准、技巧以及乐感的把控需十分准确,同时背谱也可以看做是演奏的一项综合能力,不仅提高演奏者的多方位音乐感知能力,而且通过背谱,更能使演奏者意识到平时演奏时容易忽略的细节,从而得以及时纠正,使演奏过程中音乐更为流畅。

    二、背谱类型分析

    如何通过正确背谱练习,提高效率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演奏失误,是每一个演奏者需要充分做的功课。笔者根据演奏与授课经验并结合资料发现:背谱过程中,手、耳、眼、思维都将参与其中从而形成神经中枢协调运动为演奏保驾护航,因而会按照并形成听觉、视觉、逻辑、惯性四方面记忆的背谱流程。并且,在完成上述记忆流程之后,为避免“记忆空白”现象,还需要进行有意识背谱,才能使舞台发挥更为稳定。

    (一)视觉记忆

    练习一个作品,最开始呈现是谱面中的各类标记,他会形成视觉感知。因此,以乐谱作为主要记忆依据,就需要演奏者将音符、节奏、速度和力度标记等记忆清楚[1]。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练习作品时总是对此视而不见,长时间的练习,演奏效果却没有显著提高,问题在于尚未养成认真识谱的习惯。当我们靠意识在演奏的时候,主观占绝大比例,忽略原创者对作品的演奏要求,因而在练习过程中易造成南辕北辙的情况,当恍然大悟之时,时间已不等人。

    谱例1:

    由谱例1可见,除了纷繁复杂的音符外,熟知其中的渐强、渐弱、重音、fp等标记是达到作品演奏要求的第一步,由于这个片段主要表现紧张的战争场面,因此明显的强弱对比对渲染画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在脱谱演奏时,目光容易因陶醉而迷离,不知何时该注视前方,何时注视琴弦或琴弓,因此视觉记忆除了要关注谱面[KG(0.1m上的标记,还需锻炼用目光来辅助演奏。一个好的演奏者十分善于运用目光辅助演奏,因此在练习中可将目光提前设计到演奏中去。

    在二胡移植作品《卡门主题幻想曲》序奏部分,有一个由小字二组D大跳進入到小字四组D的音型,可以说横跨二胡整个把位。因此,为保证其准确性,除了在演奏时要保证好手指运动速度,还需在落音之前用目光先看好高音D的位置,快接近跳进音时,手指的降落速度慢下来,用西莫·伯恩斯坦的话来说即:软着陆。也就是说跳进过程中的速度不变,手指降落速度减慢加之目光的辅助,完成整个演奏过程。由于原速的要求,在练习中要由慢至快锻炼手指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并加之目光辅助,整个过程通过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相信在脱谱演奏时就能够很好地完成。

    (二)听觉记忆

    听觉记忆首先指的是外在听觉记忆,包括:音准、音色、旋律、强弱变化等方面;更多地依赖于人耳对这些因素的判断,因此我们在练习时要注重耳朵的敏锐程度,多练习各调音阶提高音准;对不同风格作品进行练习,从而准确把握音色变化。另外,唱谱是建立在视觉记忆之上,因为有了对各种细节的记忆才能在唱谱过程中更贴近作品要求,转化到琴上演奏才更为准确,因此这是锻炼正确听觉记忆十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重点。二胡,它就像传声机一样传达演奏者的思想和所表达的音乐,是表达情绪最直接的一个手段,因此只有唱谱才知道何处需要呼吸、何处需要加强情绪、何处唱得符合地方风格特色等,同时唱谱也潜移默化地向神经中枢系统灌输作品旋律的发展,熟悉后自主转化为高级聆听方式——内心听觉。

    为何建立内心听觉?宋飞在《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曾这样说道:内心听觉会牵扯到我们演奏中的情感、意象、动作、音响效果等的循环反馈,即用内心去歌唱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音乐思维,从而导致演奏的呼吸、动作、情绪等发生变化[2]。因此,内心听觉是基于外在听觉记忆基础上不断深入得到的一种记忆方法。也就是说,内心听觉能提高演奏者的聆听能力,我们应学会运用内心听觉来引领自己进行演奏,成为一种“演奏将来时”,而并不是“现在进行时”。

    二胡独奏作品《豫乡行》主要表现的是河南豫剧风格。主题部分颇具河南地方风格的大滑揉,这是模仿坠胡的一种创作手法。因此,我们在唱谱时首先要格外关注这些标记,如同上文所提的视觉记忆,其次熟知正确标记基础上通过多次唱谱,将这些具有地方风格的地方明显表达出来,熟悉后由口唱转化为琴奏,通过不断深入熟悉再次转化为内心听觉,从而带领我们演奏,使之流畅并贴合河南语言特色。

    (三)逻辑记忆

    逻辑,即思维。除了双手参与运动外,逻辑思维是串联起所有记忆方法的关键点。其包括宏观逻辑和微观逻辑。从宏观角度,即指对作品的音乐元素或动机发展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发展脉络和线索的整合梳理,对全曲有大致了解,包括对结构层次,乐段乐句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练习过程时常常忽略对全曲逻辑结构的分析,练习完并不知道作品说了什么,加强对曲目的宏观把握能力,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从整体到局部的清晰印象,练习时从心理上就不会感觉冗长,同时也能很大程度提高背谱的把握性。

    微观逻辑,就好比,我们平时说话一样,都存在逻辑重音(逻辑强调音),即对语义的潜在含义进行强调,使对方清楚的接收信息,比如:你吃饭了吗?如果不加任何语音语调,那么在说的时候就感觉意思不明显,十分平淡;如果在“吃”字上加强重音,那么你在问话时,潜在的意思就十分明确,即问对方吃了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逻辑重音有时对节奏的把握十分有用。那么在二胡演奏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练习快速乐段的时候,不管曲谱有没有标记重音记号,大部分学生都视而不见,从而导致经过长时间练习,上台表演或回课时还是容易出现“车祸”现象,即:不受控制的进行演奏,速度越来越快,演奏越发混乱模糊。培养学生自身对逻辑重音分析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

    谱例2:

    在此谱例标记中,不难发现他不同于平时快速乐段的标记。在第一行每小节的前三拍里,作者都是将三个音为一组,并且开头第一个音都是用上下符干连在一起,随后在第四拍中变为每两个音为一组。也就是说,作者间接地[KG(0.1m告诉演奏者逻辑重音的位置,让演奏者在快速手指运动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线条性和颗粒性。在面对快速乐段的时候,心中不要胆怯,必须耐住性子将乐句分析出隐藏的逻辑重音,只有这样,在演奏快速乐段时才不会慌乱,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逻辑重音一方面指在快速演奏时,能够将乐句潜藏的节奏表现出来,使演奏出的音乐听上去有理可寻。我们知道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逻辑记忆并不是分离的三部分,这时演奏者需将其练习成一个整体的自然条件反射,让音乐成为自然行为,即惯性记忆的背谱演奏。

    (四)惯性记忆

    惯性记忆,一方面包括弓指法配合、手指协调度;另一方面是对上述记忆方法进行整合并通过重复训练从而达成条件反射状态,即惯性演奏。学生在演奏时易忘谱的最大原因是紧张等外界因素干扰致使动作紊乱。因此惯性记忆对弓指法、协调度、注视何处、内心听觉、逻辑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训练惯性记忆时,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定弓指法的能力,一套适合自己的弓指法可以为背谱演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建立良好的指序[3],由慢到快,重复训练将弓指法熟记于心,形成惯性动作;另外,由于困难片段对速度要求极高,为确保手指协调性,练习时需找到自己双手的协调点,即在每一个速度中,双手都能够胜任,也就意味着在练习过程中,设定不同速度进行练习,并从中不断纠正以达到最合适的指法排序,使旋律演奏起来带有颗粒感;慢乐段中,则要找寻最能恰当诠释旋律发展的弓指法,使旋律更为线条化,通过反复训练,最终达到曲目要求,形成惯性演奏。

    (五)有意识背谱

    意识,属于心理学范畴,其定义为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在背谱过程中,将上述记忆方法进行反复训练形成条件反射是背谱练习中无可替代的一大部分,并对脱谱演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有意识背谱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再一次对音乐中的各种细节和要求在大脑中进行专门的意识记忆。虽说,有意识记忆只是上述庞大记忆类型中的一个小分支,但作为演奏者并不可小觑。尤其在演奏长时间作品或是个人音乐会时,十分容易出现“记忆空白”的现象,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不知何种原因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下一个音是什么?”“千万别出错!”等念头,这些干扰因素会严重影响脱谱演奏。因此,有意识记谱是每一个演奏者在练习时不能忽略的一项记忆工作。

    有意识背谱中,可先分手练习:练习快速乐段时,右手暂不持弓,左手可在琴弦上进行模拟演奏,为的是锻炼左手手指的感知能力,并加强大脑对左手手指运动轨迹的记忆;熟练后换成右手,右手主要是运弓的记忆,此时左手扶住琴杆起支撑作用,右手根据曲谱要求进行演奏空弦的运弓记忆;待二者熟练后,再到琴上进行演奏,先慢练并按照要求对力度、弓指法等进行调整,随之达到正常速度;之后也是有意识背谱不可缺少的一步:放下琴,闭上眼睛,将刚才演奏的片段音响在大脑中模拟过一遍,即意识加工;除了在此练习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练习情况,总结出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称作“记忆锚点”),再次重复以上步骤多加练习,加深脑海中的意识概念。这样,通过有意识背谱并结合上述记忆方法,不仅能使演奏者对作品中的所有细节有更充分地把握,还能潜移默化地增强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使其演奏更加潇洒自如,胸有成竹。

    结?语

    當你熟知背谱过程和具备背谱记忆能力时,学会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俗话说:心态决定一切。也就是说,自己要学会释压。考试和舞台给人带来的压力是必然的,那么关键在于演奏者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看法。针对音乐表演焦虑,可以试着做以下几点来放松状态:演出前,深呼吸;给自己心理暗示,放松心情;学会接受紧张;在正式上台演奏前,模拟舞台表演场景,做到心中有数。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小失误不要被其牵绊,音乐始终往前推进。希望通过对背谱过程与类型的探讨能够对习琴者能提供帮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