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价值
范文

    苏华实 李义游 陈伟龙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2.65±0.70)cm、骨窗直径(1.18±0.26)cm、手术时间(1.07±0.38)h均短于对照组的(5.99±0.88)cm、(2.94±0.47)cm、(3.70±1.47)h, 术中出血量(44.94±10.37)ml少于对照组的(400.40±101.48)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缩短了切口长度、骨窗直径、手术时间, 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神经内镜;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显微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26

    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生活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发生率显著有所上升。在对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实施治疗时, 多应用微创手术, 但如何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害仍然是神经科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1]。因此, 本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从本科选取40例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予以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科收治的40例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61.30±8.49)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12分, 平均GCS评分(8.42±1.55)分。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37~79岁, 平均年龄(61.30±4.83)岁;GCS评分8~13分,?平均GCS评分(8.55±1.56)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且有高血压的情况;②脑出血以基底节律为主要发生血肿部位;③出血量>30 ml或一侧瞳孔散大;④不存在脑出血手术室或后遗症;⑤实施手术前GCS评分>8分;⑥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⑦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脑出血由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导致, 或为脑干出血患者;②伴随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或伴随存在严重糖尿病;③伴随存在严重气管功能缺陷;④实施手术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显微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此后结合CT检查结果获知出血状况。其次, 以改良翼点为入路点, 同时通过显微镜确定最浅血肿位置, 通过脑皮层实施造瘘, 对血肿情况进行观察。再次, 扩大骨窗, 将硬脑膜切开后应用脑穿针对血肿实施穿刺。通过显微镜对侧裂池进行观测, 打开蛛网膜, 将脑脊液排除, 清除血肿。最后, 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并留置引流管, 缝合手术切口[2]。。

    观察组应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分别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比如脉搏、血压、呼吸以及意识状态, 确认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于患者血压稳定状态下展开各项手术操作。手术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①实施CT检查确定患者颅内情况, 結合患者病情拟定手术治疗方案, 以血肿量、血肿部位为依据确定颅骨钻孔部位并做好标记。②实施全身麻醉, 选择平卧位, 促使患者头向一侧偏45°。③在颅骨钻孔位置做长度约为3~4 cm的切口, 此后钻2~3 cm的孔, 铣下骨瓣, 并将硬膜切开。④于局部皮层脑组织实施双极电凝操作。此后在实施手术穿刺后置入神经内径, 建立手术通过后将相关器械置入。应用神经内镜分别观察患者颅脑基底节区的出血和血肿情况。从潜到深依次实施手术操作, 将血肿彻底清除。完成手术后, 留置引流管, 退出各类操作器械, 复位骨瓣, 依次缝合手术切口各层组织[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窗直径、手术时间)、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颅内血肿)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等级可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 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运动以及感觉功能完全恢复, 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良: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感觉与肢体功能恢复, 且能够自主进行日常活动;差: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感觉与肢体功能障碍, 难以自理生活, 且存在并发症。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4-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窗直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 当脑血管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是诱发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主要原因, 继而易导致出现动脉硬化或脑血管淀粉样的病变, 属于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为主要特性。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点,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神经内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钻孔手术, 可构建一个较小的治疗通道, 并应用神经内镜对出血部位予以了观察, 不仅视野清晰, 而且能够充分暴露血肿, 为血肿组织的彻底有效清除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可以及时发现微小的出血点, 有效予以处理。神经内镜手术操作均在血肿腔内完成, 可以减少手术对于周围组织的损害, 进而有效预防继发性病理生理损害的发生, 充分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促进其良好康复[8, 9]。

    综上所述, 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缩短了切口长度、骨窗直径、手术时间, 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 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齊宇, 朴松鹤, 孙志博.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对比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 42(5):83-84.

    [2] 沙亚荣, 许琳雅.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 2019, 27(10):50-52.

    [3] 张亮, 宋英, 付辉, 等.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 25(3):376-380.

    [4] 蒋云华.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6):61.

    [5] 郑玺, 孙敦鑫, 殷捷.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标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医学, 2019, 25(3):618-623.

    [6] 李寿卫, 袁永睿.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中国临床研究, 2019, 32(3):378-380.

    [7] 梁新晨, 尹海斌, 黄鸣, 等.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5):186-189.

    [8] 李海蒙, 周广平, 倪春明, 等. 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比较.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 24(1):42-43.

    [9] 金盼盼, 陈劲草, 罗杰, 等. 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Meta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32(11):1168.

    [收稿日期:2020-04-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