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培养策略 |
范文 | 李爱珍 王晓静 摘要: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1949年,《语文科课程标准》中,做了这样的表述:初中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但是,叶老的读整本的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高中阶段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并未提及小学。历史走到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讨论的主题,阅读也已经从婴幼儿阶段开始了。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已经被重视。这句话在现实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其理论价值,二是没有关注到其实践价值。(摘自新浪博客谢宏达老师)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统编教材?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290 2018年,在我校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率先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导模式。下面本人以《将军胡同》为例说说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 一、依标据本,精选读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实施建议部分也有这样的表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解读,我明确了两点:第一,145万字的阅读量虽然规定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但却 在语文课程之内,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目标。一篇中年级篇幅中等的文章,大约一千字,145万字的阅读量相当于阅读1450篇单篇文章,那么,如何确定和推荐阅读篇目?这是非常难的。即使达到了这样的阅读量,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也是一些碎片化的阅读记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整本书阅读则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教材中的单篇短章都是精心选择、文意兼具的,宜作为精读材料,重在让学生学习阅读和表达的方法;整本书内容丰富,表达方法多样,学生能够运用课内所学的方法阅读,切实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教材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党的重要决策部署而编写的,它体现了国家意志。统编教材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民族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在柏林》这篇文章站在独特的视角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罪恶,全文没有提到战争却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本人知道描写战争题材的小说很多,但是《将军胡同》却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描写战争,非常独特。非常适合孩子们读。 二、精心设计导读提示,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班买的这本书不是精装本,十来块钱一本的普通版本,和他们平时买的精装书从封皮上是吸引不了孩子们的。不少学生明确表示不想读。如何吸引孩子们读下去?我的办法就是刚开始逼一逼,中间比一比,最后串一串。 (一)逼一逼,整本书了然于胸 为了让这本书的阅读不流于形式,我把全文八章内容都精心設计了阅读任务,每一章任务不多,也就是五六个。有的是积累好句子的,有的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有的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任务不多,但是都是本章节重点,是必须掌握的。而且每出示一个阅读任务我都会提示学生读哪第几页到第几页。以第四章为例,我是如何布置阅读任务的: 认真阅读《将军胡同》第四章,思考下列问题。 第12页和第80页有两处描写白云的句子,请工工整整抄下来。 小海子送给“我”一只蛐蛐,请认真描述它的样子。(请认真阅读82页) 84页有一句:“于是,在这蝈蝈的鸣声中,图将军给我们上课了一堂蝈蝈课”,在这堂“课”上,你对蝈蝈有了怎样的了解? 4.图将军为什么老带我去宝义轩茶馆? 老横泽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97页98页有一处对比的句子,请你把它抄下来,然后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老黄忠和大青山是如何参加比赛的?为什么还没比老横泽就认输了? 6.107页老横泽说:“如果中国人能把这样的精细劲儿放在经国大业上,那么日本人还能像现在似的吗?”请你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样设计阅读任务既涵盖了本章的重点,而且目标指向明确,可以大大降低学生难度,既让他们读了文章,又快速找到答案。 (二)比一比,发现书中的亮点 这本书的亮点在哪里?学生怎么才能更进一步喜欢上这本书的魅力?这是指导学生阅读的第二个要点。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让学生和之前度过的《红岩》和《小兵张嘎》作比较,我让他们找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找出这本书写法上的特色。从而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题材相同作家风格却有不同。 (三)最后串一串,整合思想 最后串一串,整合思想 教学最后要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整合。这时候教师应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回顾这本书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等做一个整体的回顾,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直观全面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总之,在当前大语文阅读的形势下,广大学生一定要重视整本书的阅读,老师们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们如何去阅读,这是老师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许丽碧. 基于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0):45. 2.唐述华. 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究[J]. 科学咨询, 2019, 000(026):64. 3.马婷婷.“整本书”阅读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6):16-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