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实施 |
范文 | 丁丙会 摘要: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礎,对培养学生体育竞技精神、全面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有着积极影响。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能极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身心迅速发展的初中生获得更强助力,保持健康身体状态,为之后的学习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本文对游戏教学法的特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对策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实时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79 立德树人对发展中学生体育的重视使得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拥有更广阔的的发挥空间,为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持续发力。田径教学作为基础教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正因基础因此若缺少趣味性,学生长期枯燥重复练习也将失去兴趣。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为高效、趣味田径教学打开了新视角。 一、游戏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游戏教学法的核心是游戏活动,因此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游戏带来的趣味性,激发对体育活动更强的参与兴趣,促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锻炼中。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而游戏的融入能让教学氛围少几分严肃多几分活泼,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此外,游戏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加自主发挥所长以达成游戏目标的东西,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创造力,让体育课堂更高效。 二、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问题 (一)训练方式传统,效率不高 由于体育多为课外活动,一定程度限制了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因此目前部分学校的田径教学仍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在训练方式上缺少创新与改进,在趣味性、有效性上有所不足。学生参与热情较低、训练效果差强人意。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未有效落实 不少学校的初中生不热爱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师缺少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课堂参与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体育课堂组织与管理效率。在进度慢、效果差、教学步骤未达标准等因素影响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难以有效落实。 三、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准备和教学环节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反馈适时引入游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参与兴趣,并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热身、学习状态。 准备阶段。在开始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田径”部分“中长跑”内容教学前,教师可参考综艺节目“跑男”的“撕名牌”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如4组),并提前准备好学生名牌。先请学生将名牌贴于背后,并从第1组开始组内学生互撕名牌,每组决出一名优胜者,最后4组剩余的每名学生一同撕名牌决出最终胜者并获得奖励。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请优胜者分享获胜经验,并借机引入“中长跑”训练要点教学。 教学阶段。在学生掌握基本中长跑要领并在重复训练出现懒散、敷衍的状态后,教师可适当融入游戏来激发学生新一轮的参与热情。除常见的四人接力、两人三足游戏外,教师还可根据场地、人数、道具来适当创新,如另类接力游戏“播种与收割”: 教师提前准备呼啦圈、各组统一能竖直放置的小道具(如装满水的饮料瓶、三角路障模型)等器材。然后请各组学生每组一条30-50米长的跑道,每组出发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请第一名学生手持小道具跑向跑到尽头呼啦圈跟前,将道具立直放于呼啦圈中央划出的范围内,再跑回队伍与第二名学生击掌接力,第二名跑至呼啦圈跟前将道具放倒,第三名则重新将其立直……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规定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融入其中:比如击掌后要做出标准起跑姿势出发,中间需变速跑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二)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教师对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首先应摒弃全程严肃、呵斥等习惯,然后在注意沟通语言、行为的基础上,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借助游戏能快速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对教师感到亲近,并逐渐愿意积极地参与课堂和听从教师指导,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在“田径”部分的“跳高”教学中,需要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还要掌握有效的跳高技巧。部分学生由于对横杆和高度的畏惧会影响其具体训练效果,教师就可通过互动游戏来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借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减弱畏惧心理,增强自信。比如在跳高之前先训练学生的跳远能力,让学生逐渐实现过渡。就可利用游戏“猫抓老鼠”,教师作为裁判或参与者与学生多互动,并逐渐提高要求:先跳远,然后跳高。又或者借助“跳绳”游戏,以一根柔软的跳绳为“横杆”,教师作为“柱子”或某一小组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完成从地面逐渐升至标准横杆高度的“跨杆”游戏。并逐渐根据学生的适应性加大难度:先可双脚、单脚、双手撑地侧滚翻进行;随后禁止侧滚翻或双脚跳。如此让学生适应柔软的绳子之后再换为横杆,能有效降低学生对磕碰横杆、高度的畏惧心理。 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前提,教师应认识到游戏教学法自身的趣味性、自主性、良性竞争性等特点,并依据教学实情与学生情况,从活动准备阶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与管理、师生互动等多个方面有机选择合适方式来开展。重视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兴趣、活动热情、对教师的信任感、竞技精神等的培养,让学生能从游戏的快乐氛围中切实获得有效提高,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胡利成.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09):260-261. [2]杜国柱.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中的呈现[J].家长,2019(35):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