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
范文 | 苏洁 摘 要:现阶段,课外阅读已为全社会所关注。广大家长及语文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读书必不可少,而且还要高标准地读。因此只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环境,预留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使学生持久有效地坚持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 關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是喜欢阅读的,这一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写起作文来,更是思如泉涌。可见读书对学生写作的重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阅读如此重要,阅读任务如此艰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我工作的重点。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读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享受,从而以旺盛的阅读热情,畅游于书林之中。我一直教中高年级语文,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里组织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评出班里“读书之星”“阅读大王”,并予以奖励。久而久之,同学们形成了阅读习惯,不读都不舒服了。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也很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环境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首先要营造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 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黑板报上进行每周好书推荐,以此让学生受到感染,不知不觉爱上阅读。其次是设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踊跃捐书,并投票选出图书角管理员。教师引导学生看书的同时教育学生爱书。这样实现了资源共享,照顾了全班学生。最后我还建立班级阅读微信群,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会时常在群里向学生推荐适宜阅读的文章或作品,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同时也调动了家长的阅读积极性,并参与其中。 二、积极开展读书反馈,提高读书效率 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能书读完就算完了。如果学生读完一本书,没有从中学到什么,或者说他读过的东西转眼就忘,那也达不到“有效”两字。为此,我让学生制作了读书反馈卡。这些读书反馈卡不是传统样式的小报或者读书笔记。而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将反馈卡制作成想制作的任何形状。比如班里有学生制作《夏洛的网》读书反馈卡,就将卡片制成了蜘蛛网的形式。还有的学生制作《鼹鼠的月亮河》读书反馈卡,将卡片制成了浮在河面上的一轮月亮。这样制作的读书反馈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看到别人制作的反馈卡都那么漂亮有趣时,他一定会为了制作出更好看的卡片而去认真读书的。而且这样制作的读书反馈卡,看起来也更为赏心悦目,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提供了蓝本。 三、选择合适的读物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推荐时首先要迎合学生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如《昆虫记》《中国古代传说》 《夏洛的网》等。但是我发现,《昆虫记》《中国古代传说》男生比较喜欢,《夏洛的网》女生比较喜欢。于是我问班里一个女生,为什么不爱看《昆虫记》呢?她的回答是没兴趣,看不下去。刚好六一学校举办了跳蚤市场,在六一当天,我叫来班里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各给了他们20元钱,让他们用最低的价格给班里的图书角“进书”。跳蚤市场结束后,我回班里一看,两个学生用40元钱买了三十多本书,种类非常丰富。男生买的书里有兵器的、环境科学的,还有三国水浒……女生买的书就截然不同。在跳蚤市场之后的那个周一,我刚把图书角打开,书架里新进的书就被一扫而空了,不管是下课时还是写完作业后,几乎是人手一本,同学捧着自己爱看的书,自然看得津津有味。 四、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的自觉性与持续性 学生爱读书是好事,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如认真读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等。自从班里的书架有了不少新成员后,班里同学的读书兴趣大涨,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不爱惜书的,有些书借了几次后都面临散架;再比如有些学生看书上瘾后,上课铃打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班里挑选了图书管理员,我将班级图书编上序号,制成名册给两个管理员。管理员在下课时在书架旁边登记,将被借走的书的序号写在借书人下面,这样哪本书发生损毁,就一目了然。管理员也会在上课铃响时提醒大家将书放回,这样不仅避免了书的丢失、损毁,也保证了阅读的持续性。 五、搭建展示平台,凸显阅读的个性化和人文性 学生的阅读,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我把开展各项丰富的活动作为学生阅读的“激活点”,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如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诗文朗读会、猜谜语等。这不仅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甘甜,同时这一次次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转化成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宣传、指导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图书、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