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范文 | 张广明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进行全面地改革和创新,以继续发挥和展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教学问题设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新形势下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325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的素质教育的转变,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结构和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并让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主动地去革新思想、转变理念,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能,为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授课时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展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不再受应试教育、师道尊严等思想的限制,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真正地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现出自身的潜能,主动地进行观点和想法的表达,提出内心的问题和质疑,实现全面且和深入的课堂参与。 例如,在上北师大版《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节课时,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基本都是由教师本身占据主导的讲授者的地位,学生们在课堂中则是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落后的课堂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们思维的发展,甚至会使学生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负面情绪和消极作用。对此,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如,教师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交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再如,教师会在课堂中设置学生们自主学习空间,给予学生们消化知识的时间,强化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这样,教师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教学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和起源,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真正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地关注并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主动从数学教材课本出发,提炼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以此来设计启发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使其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适时的提问,设置教学悬念以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主动地展开思考、分析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除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练习为主,但是长时间的计算练习很容易使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笔者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展开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如,笔者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与分析,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举手示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会在课堂上给予表扬评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问题。这样,笔者通过重视教学问题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对知识呈现形式的革新和教学容量的拓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和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为一体的形式呈现、展示出来,从而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并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直接加快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图形中的规律》时,本节课程的主要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传统的语言讲解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所以,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营造直观的教学情境。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術为学生们展示几组图形,让学生们从图形中观察隐含的规律,对于一些明显的规律,学生们该可以很快判断出来,而对于一些较难的规律,学生们则需要笔者的一些指导。通过本次的观察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了图形与数的关系,掌握了发现图形规律的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能够成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对教学评价的落后观念,提高对评价的关注和重视,改革以往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以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巩固整个数学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观察每一位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情况,当课程进行到中期时,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评价过程所占用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但其效果却对整个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笔者通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下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对于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必须要紧紧跟随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并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核心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来展开探索,以实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教学问题设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和方法的运用,直接推进数学教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以直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云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4):255-256. [2]薛调霞.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