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班级文化建设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范文

    李彩红

    摘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做好初中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要不断改进方法,创新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初中德育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班级文化;德育教学;读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64

    引言

    班级文化是一张名片,它代表着班级的形象和班级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要想使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使学生的精神文化家园更加和谐美丽,班主任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寻找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建设好班级文化,并协调好德育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内容,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规范。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涉及班级精神、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等。班级精神指的是:师生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的相同理想及精神观念,可由师生言行举止中了解;班级公约指的是师生协商确定需要遵守的约定,在此过程中师生对彼此的认知、了解更为深入;班级目标指的是所有师生奋斗目标,这也是推动班级发展的重要动力,主要为:长期学习目标学期目标等。由内容方面分析,班级目标可分为教育目标、管理目标与个体目标;班级舆论指的是大部分班级成员认同的舆论及意见,这也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展现,因而为保证班级舆论的正确性教师需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班級风貌指的是班级风气,其由所有成员营造,民主、公平、公开、上进是班级风气的主要特点。

    二、做好制度文化建设工作

    制度文化主要涉及班级组织、班级制度,其是保证班级文化顺利建设的基础。只有保证班级精神文化可转变为制度,才可充分发挥班级文化规范性等方面功效。班级制度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对班级制度不重视,致使班级未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力度过大,导致师生自主性降低。班级管理制度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工作质量,进而对班级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方面需重视、规范班级管理,同时需激发师生自主意识及创生力。班级管理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新生刚入校时、班级刚成立时,需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所有学生都了解、落实班级管理制度。同时,师生可共同协商确定班级管理制度;其次,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采用班会讨论、投票等方式确定班级制度,这对提升班级管理制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充分落实班级管理制度;最后,教师需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落实中的公平、公正性学生自主管理行为文化。

    班主任可设置多个管理岗位,采用任命制、任期制等制度,保证所有学生都可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如此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可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可帮助学生养成由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对提升班级疑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班级管理直接影响行为,若管理不够精细,学生行为偏差几率较高;若管理过于精细,将降低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及能力。因而,班主任需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及幸福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建立教师行为文化。同时,需建立座位文化,班主任可采用定期更换座位、合理安排座位等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三、做好班级读书文化建设

    书籍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班级读书文化建设。首先,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制定多样的活动,如定期开展小组知识竞赛,促使学生们能够在竟赛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从而提高积极阅读的主动性。其次,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建设班级文化角,购置各种符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积极的文化力量。最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从而感受积极、美好的情感。这些主题文化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书香芬芳,从书中获取积极的能量,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四、师生互动行为文化

    此文化建设中需保证其包容性及开放性,营造舒适、温馨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可在自由、创造性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实现此目标,班主任需尊重学生,将其视为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个体,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班主任在看待班级中各种问题时,需坚持以下几点:首先,看待问题需由细微处着手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其次,由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由全局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班主任需做好班级组织管理工作充分落实学校制定的教育计划,确保学生可健康成长。班主任需提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管理制度,加大班级管理力度,营造正直的班风、浓厚的学风、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落实学校、年级规划及要求;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若发现学生心理或情绪存在问题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建立良好关系。同时,班主任需坚持因材施教、民主、公平等原则,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班级活动对提升学生素质、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班级疑聚力及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如:开展图书推荐会、新闻分享会书法比赛、社区实践、参观博物馆等。

    结论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积极意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策略,使他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郑有礼.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践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70-71.

    [2]刘红艳.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4):172-173.

    [3]魏钰涛.如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实现“完美教室缔造”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2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