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探索 |
范文 | 张曦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了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来看,需要教师深入领会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切实把握学情教情弥补教学短板实现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齐头并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76 引言 在小學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方面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生凭借信息活动,可以有效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和其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合作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信息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抽象等特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能融合教学内容,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详细来说,就是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综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有效转化学科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中调动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比如,教师在教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中的“翻转与旋转”时,可以把学生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像作为素材,如时钟、福字、风车等,指导学生采用变换角度等方法改变图像,充分认识到翻转和旋转的内涵。此外,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融入教学,让它变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活化、更充实。 二、运用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法充分体现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到具体教学环节中。任务驱动法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以具体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学习、探究、实践,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美化文档》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辑期自己的“电子报”,在电子版中需要学生自主设计报头填充文字、美化边框、布局排版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合作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美化文档的任务。比如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搜集素材、插入、移动、调整、做好页面布局、确定色调风格等,用“电子报”的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可以把电子报作品集中在一起比一比,看哪一组的电子报更有创意。比如有学生用曲线勾画出了“海浪”花边,有学生用两个三角形组成的船和帆,还配上文字“一帆风顺”。这种拓展性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问题来激发教学活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拓展信息思维,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找到阶级对策的过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尤其是在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年龄小、价值观不成熟的事实,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和发展观例如在《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神秘黑客”案例作为问题情境的主题:一个电脑技术非常高超的人,利用黑客手段窃取他人信息、盜窃钱财,最终锒铛入狱。结合这个真实案例教师可以进行问题引导:“有人说黑客是“天才”,你认同吗·我们在网络生活中要怎么做·发现网络中存在不良信息我们要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讨论,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信息伦理道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争做“网络文明小公民”,从而促进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提高。 四、生活化学习活动,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它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能轻易把学生的兴趣消磨干净,对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具有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提升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趣味性,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比如,教师在教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中的“用颜色填充”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填色。学生经过学习和探究,能结合画线条的知识,绘制出美丽的图画作品,获得满足感。另外,这个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各种绘画方式的乐趣,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的卧室。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卧室,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强化操作技能。 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本领,才能实现“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解《插入表格》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内容简单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做”才是学习这个知识点的目的。我会在学生学习完这个知识点之后,要就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针对一组具体的数据设计一个表格,把这些数据都能囊括其中,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有意识地利用表格去解決实际问题、记录实际情况。“教学做合一”理论要求把学习、教学、实践有机统起来,但三者还是有轻重之分,其中“做”就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突出教学实践性的特色。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采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优化信息技术课堂,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伟青.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474-476. [2]刘志强.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福建电脑,2020,36(06):162-163. [3]陈燕彬.steam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结合的实践[J].福建电脑,2020,36(06):164-1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