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舞蹈对中职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范文

    云照光

    摘要:現阶段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全社会提升舞蹈教育的认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享受舞蹈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中舞蹈在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中的特有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舞蹈教育紧紧围绕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等核心,以全面培养学生舞蹈方面的兴趣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基础动力,向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不断前进。

    关键词:舞蹈;素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44

    引言

    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舞蹈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指导方针下,学校舞蹈课程设置要兼具专业性,以达到思想育人的目的。

    一、选择贴近学生审美的作品,突出体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艺术与哲学不同,不是直接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感化,因此好的艺术首先应在感官上引起大众的共鸣,进而才能起到心灵启迪的作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作品分析,在视觉层面、感性层面进行舞蹈鉴赏,可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冲动与欲望;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舞蹈的动作、情绪进行细致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喜好,清楚学生的需求,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我一你”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授一受”关系。

    二、学生鉴赏能力培养

    鉴赏能力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各种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鉴赏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其他人在舞蹈演义中肢体的优美,感受舞蹈的艺术价值及体验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些都为舞蹈教育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艺术价值较高,代表性较强的舞蹈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他人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学习他人在舞蹈动作方面的掌控能力,总结优秀舞蹈作品在故事叙述、情感抒发等方面的独特见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优秀网络视频制作成舞蹈微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间断地进行欣赏,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舞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长期潜移默化地培养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

    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舞蹈表演、舞蹈展示过程中,一定会更深入地了解舞蹈中蕴含的故事情节,感受舞蹈教育中对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舞蹈教育在青少年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也会有明显作用。道德品质方面的团队意识在舞蹈教育中具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中往往不是单一的,在舞蹈表演中多数的舞蹈都是多人协同完成的。学生在舞蹈练习或表演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舞蹈中,这样才能保证舞蹈的整体艺术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团队中的重要一份子,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的表演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练习效果和表演效果。这样的要求和长期这样训练对学生在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方面的培养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舞蹈教育不是一跋而就的,也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学生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并且训练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伤病,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面对伤病和痛苦时能够做到坚忍不拔、顽强面对。这就是舞蹈教育中自信勇敢品质的培养。

    四、选择彰显时代精神的作品,突出价值引领

    通过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鉴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吸收不同时代、国家的文化艺术精髓。近年来,舞蹈作品在创作方面更侧重从情绪性舞蹈向情节性舞蹈的转变,优秀的舞蹈作品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人带来思想上的升华。如2020年的春晚舞蹈作品《晨光曲》选自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片段。该舞剧讲述的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潜伏在日本最高情报机构,用超高的间谍手段为抗日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他们是幸福成长的一代,无法理解当年地下工作的危险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信念,很难引发思想共鸣,而舞蹈艺术恰恰就是这其中最好的纽带。

    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突出师生互动

    “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是以直观教学为主要目的,课堂内学生学习新动作时往往是从模仿开始,如果能在课堂上摄录学生的动作而后进行分析总结,为下一步教学做充分准备,特别是舞蹈初学阶段和提高改进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中也突出了各式网络课程,由让学生放下手机转变为充分地运用手机开展网络课程、在线教学。当代中职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因此可鼓励学生在线交流,运用多媒体记录舞蹈作业,并开展线上人气评选等。

    六、特色舞蹈教学建立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倒置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地获取舞蹈知识。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学倡导“以人为本”,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舞蹈课堂教学仅仅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同时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更加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对舞蹈教学校本特色课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特色舞蹈课程建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在舞蹈教学的广泛采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就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民族文化自信。”中国传统的舞蹈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将民族传统舞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正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将民族传统舞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舞蹈的认同,同时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自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总之,舞蹈素质教育打破了学校舞蹈教育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对树立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优雅气质起到了润物无声且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应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方针下强调舞蹈素质教育的思想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试论舞蹈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9(11):157-158。

    [2]郭惠秋.试论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1-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