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范文

    黄禄珊

    摘要: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有着人文性的特点,其决定了小学语文學科承载着德育的功能。这一点是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中有所体现的。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教师具体该如何去做呢?他们需要丰富德育教育的素材;需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还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65

    德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也因此努力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这背后都能够看到德育的身影。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就需要努力地研究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收获德育知识,并且将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规范的言行举止。这样的话,教师就能有着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一、丰富德育教育的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是需要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来进行德育渗透的,但课本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可能无法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德育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德育渗透效果。因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德育素材进行丰富,他们首先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研究,从中挖掘出德育渗透的主题,然后再围绕德育主题来进行素材的丰富。这样的话,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读不完的大书》这一篇文章中展现了大自然的各种景物,如花草树木、浮云飞鸟、走兽昆虫等。笔者通过对该篇文章的研究,提取出了热爱自然的德育主题。基于此,笔者就提前搜集了大自然里的其他景物,有生动的图片,有形象的视频。笔者会按照一定的分类将之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受到感官的刺激,并因此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接下来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亲近和保护大自然,进而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样的话,笔者的德育渗透活动就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认知是以感性知识为出发点的,这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因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用讲解的方式将德育知识渗透给学生,学生是无法有着深刻的理解的,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生动情境的创设,进而达到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对作者文章中涉及到的德育知识有着深刻理解。例如:在进行《掌声》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像英子那样走路的姿势有问题,也因此无法理解英子的感受。此时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腿部残疾时的走路姿势,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笔者就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以这样的姿势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情况。此时笔者就会让其他的学生扮演路人,对该名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或者持以微笑,或者露出鄙视。此时的学生就能够理解英子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笔者就会让学生去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人又该做出怎样的反应。此时此刻,学生就能够明白鼓励的重要性,进而不吝啬对别人进行鼓励。这样的话,笔者该节课的德育渗透目标就能够实现,学生也因此能够对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

    三、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课本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着深刻的教育价值。这些文章是其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都有可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因而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剖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词句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有着自己的理解,进而为之后的应用奠定基础。例如:《灰雀》这篇文章体现了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也对知错就改的行为进行了赞扬,其都能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因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就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文章中出现的‘每次、‘都、‘仰望、‘经常等词语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呢?”进而让学生展开剖析,体会列宁的爱鸟之情。笔者此时是给学生打了一个样板,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然后进行剖析,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学生在对“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句话的解析中就能够看出列宁对鸟的担心和惋惜。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将爱惜小鸟的情感牢记在心中,进而在未来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

    四、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语文教师渗透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在渗透德育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内容的扩展。如学生身上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举止,小学语文教师发现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来为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促使学生进行改正。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将德育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教师的德育渗透也能够落到实处。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依赖性强、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相处等不足之处。这些都是需要笔者对其进行纠正的,因而笔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笔者发现教室后面的垃圾箱里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浪费的。当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将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小女孩想象各种食物的场景。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有着深刻的感悟。接下来笔者就会引导学生去珍惜粮食,并且让学生之间彼此监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改掉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不光要有着教书的意识,还要有着强烈的育人意识。这样的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自发地去进行德育的渗透,进而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要明白的是,渗透德育的模式和方法并不是固有的,因而他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有效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沐浴在德育的阳光下,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明日风尚,2017(15):231.

    [2]宗海丽.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7(22):1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