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
范文 | 宋芳芳 摘要:小学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识字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来讲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语文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水平,保证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關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55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对识字教学缺乏一定的兴趣,导致当前课堂教学效率极为不佳。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情景教学模式的探讨,从而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趣味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识字效果。例如,学习课文《画》时,教师可利用日诀“左边日,右边斤,大家认真听”,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很容易记住“听”字。如在学习《动物儿歌》中的“迷”字时,教师可打字谜“小小一粒米,有点小脾气;赌气把家离,不知去哪里”。又如《荷叫圆圆》中,有的学生总把“鱼”字写错,教师可以运用联想法讲述“鱼”字:“斜刀头”是鱼头,“田”是鱼身,最后一笔长横是鱼尾巴,这样训解后学生就不再写错了。再如,《小猴子下山》中的“册”字,教师可以示范册的动作:两手一分就是册字,用双手把一物一分为二。趣味识字教学,不仅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记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学习汉字的效果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与生活之间紧密连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相关的生活案例,保证学生能够进一步联想,加深学习汉字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人这个汉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告诉大家人是指一种高级动物,并有自己的思想和活动能力,而从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因此具有随从的含义,在讲解汉字众的时候是由三个人组成,这表示人具有很多,所以学生也能够立刻理解众的含义。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识字游戏的相关活动,让学生通过短片来进行观察联想的方式来猜字,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归类识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汉字归类识记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不仅可以从汉字的平舌、翘舌、前鼻、后鼻方面进行归类,还可以从汉字的偏旁、结构等方面进行归类,探寻字与字之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轻松地记忆汉字,扩大识字量。低段下册大多数都是合体字,有些合体字的一部分是已学过的独体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记忆这类汉字。例如,在学习《小青蛙》一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清、晴、睛、情、请”,这些形声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青”字。教师也可以利用偏旁相同进行归纳总结。如低段下册《语文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中的如“脖、臂、肚、腿、脚”,这些字都有“月字旁”。偏旁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在学习偏旁的时候不妨追根溯源,思考偏旁是怎样演变而来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通过小篆的写法,可以观察到“月”字更像块肉,因此“月”字作为偏旁其中的一种含义与身体部位有关,加深学生对这个偏旁的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拓展至其他字,如“膀、臂、腹、腰”等。同样的方法,在学习《动物儿歌》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生字“蜻、蜓、蚂、蚁、蜘、蛛”等都带有“虫字旁”,并且都是形声字。“虫”字是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虫”字更像是一条具有三角头的蛇,后来“虫”字泛指昆虫或动物。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浏览识字表,找出具有相同偏旁的字,为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提供思路。归类识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四、通过识字活动来开展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比赛,学生可以讲解自己所记忆过的所有成语故事,然后大家一起共享故事内容从而加强这次记忆,比如有学生会讲亡羊补牢或者是刻舟求剑等相关故事,因此在学生描述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记忆。除此之外,要是可以在班级内开展相关的汉字类比赛,让学生对自己记忆的汉字进行展示,从而挖掘学生认识汉字的潜力。我们要让学生回答相关颜色的汉字,只有在这些汉字具有较为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总结记忆,体会到我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五、读写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是不能孤立存在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读写相结合,在阅读与写话中发展学生识字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快乐书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字形、字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发展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从课文《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开始不再是全文注音,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想办法去认识生字,理解字义。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经典诵读篇目,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朗读与背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增加识字量。在学生对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重视运用文字,可以通过看图写话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每星期进行一次看图写话,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图画,并且出示相关的提示词,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写话。写话过程中遇到学过的字,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问:“这个字在哪一课学过?”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对于个别不认识的字,教师要适当进行方法指导,有效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识字过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理使用错别字教学等的方式,从而顺利进行小学识字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唐敬萍.巧用识字策略,提高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才智,2019(18):1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