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范文

    黄俊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渐渗透到了日常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审美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深化其情感体验。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学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亟待改革更新。本文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提出几点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改革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61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内涵,使他们对音乐作品形成正确的理解,并形成基本的视唱能力。音乐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无法满足现代初中音乐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从新课改和实际的学情出发,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情境,渲染教学氛围

    音乐教学的高效化开展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衬托,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情境有多种营造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乐器演奏或语言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情境当中,形成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图片、视频等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创设出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情境。教室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室要注重音乐教室的设计,将教学设备、乐器、乐谱等进行合理的排布摆列,以便于学生了解乐理知识,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例如在教学《我们是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展现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班级中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同时,教师可以改变音乐教室的设计,将桌椅摆放成圆形,以便学生讨论关于春天的感受与记忆,从而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思想之间的碰撞交流,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音乐的情境当中。

    二、设立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音乐知识,还要促进其音乐欣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设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角度出发,通过音乐教室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并让学生形成深切的体会与感受,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梨园百花》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关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其次,还要了解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欣赏这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此外,还要向学生讲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充分了解京剧的艺术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设立,让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综合性的发展。

    三、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听讲和训练,不仅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创新调整,采取更加有效的结构设计,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结构的时候,教师要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演唱和演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乐理知识水平和音乐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既要注重自身的讲解过程,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结构的合理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歌曲《樱花》的时候,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这一作品,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接着,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歌曲中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这一作品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视唱,或者用乐器来演奏,通过多样化、层次性的教学方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对师生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他们构建起和谐、平等的良好关系,尽可能地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为他们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对音乐形成自己的理解。传统的音乐教学局限在课堂上,音乐教师和学生在课下很少沟通,这既不利于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到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拓展沟通的渠道,在课下积极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练习音乐技能。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在音樂方面的喜好、习惯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男生,大多数都会经历变声期,教师要教给他们保护声带的方法,使其掌握正确的发声训练方式,从而在不伤害声带的情况下,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喜欢的歌曲,并将其适当地融入到教学中去,对教材内容形成补充和拓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课程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优化改进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立多维的音乐教学目标,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莉.初中音乐教学与改革措施浅析[J].教育,2018(30):74.

    [2]谢萍萍.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的措施[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3):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