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可吸收止血纱布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腭裂松弛切口的疗效观察
范文

    高琼 唐正龙 吴亚东

    

    

    【摘要】 目的 觀察可吸收止血纱布(商品名:泰绫)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腭裂整复术中和术后使用的效果。方法 45例腭裂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实验组, 各15例。腭裂整复术后, 对照组1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可吸收止血纱布;对照组2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rb-bFGF凝胶(商品名:贝复新);实验组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可吸收止血纱布, 并填塞rb-bFGF凝胶。比较三组患儿术后松弛切口出血时间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为(2.6±0.6)h, 短于对照组2的(3.7±0.4)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为(5.7±0.6)d, 短于对照组1的(6.9±0.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止血纱布联合rb-bFGF使用, 可以减少手术创面出血, 促进手术创面愈合, 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研究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腭裂整复术;可吸收止血纱布;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出血;创面愈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5.007

    【Abstract】 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bsorbable hemostatic gauze (trade name: Tailing)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b-bFGF) on the relaxation incision of cleft palate. Methods ? A total of 45 cases of cleft palat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 control group 2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5 cases in each group. After cleft palate restoration, absorbable hemostatic gauze was packed to bilateral loose incisions of control group 1, rb-bFGF gel (trade name: Beifuxin) was packed to bilateral loose incisions of control group 2, and absorbable hemostatic gauze and rb-bFGF gel were packed to bilateral loose incisions of experimenta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time of relaxation incision and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tim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 The bleeding time of bilateral relaxation inci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6±0.6) h, which was shorter than (3.7±0.4) h of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bleeding time of bilateral relaxation incision of control group 2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time (5.7±0.6) d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 (6.9±0.4) 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time of control group 2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Absorbable hemostatic gauze combined with rb-bFGF can reduce wound bleeding of cleft palate surgery and promote surgical wound healing.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observation, research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Palatoplasty; Absorbable hemostatic gauze; Recombinant bull 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ound bleeding; Wound healing

    先天性腭裂是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 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 主要影响患儿的发音、进食、颌骨发育以及患儿母亲心理的健康状况[1]。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家族遗传, 并且可能会对类型、部位、性别等产生影响[2]。腭裂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 修复腭部的裂隙, 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术后伤口裂开和出血, 而术中及术后出血是较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因此, 在手術中给予良好的止血措施, 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手术中, 双侧松弛切口常规选用碘仿纱条进行填塞, 术后易发热, 影响进食, 且抽出时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可吸收止血纱布是一种多糖纤维素, 具有无气味、止血快、可吸收的优点, 临床应用广泛[3]。近年来, 有报道rb-bFGF能够增加血液供应, 促进创面愈合[4]。本研究在腭裂整复术中及术后应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及rb-bFGF, 观察其在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创面愈合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腭裂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实验组, 各15例。其中男28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19个月, 平均体重11.2 kg, 平均裂隙宽度1.1 cm。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裂隙类型:单侧完全性腭裂;年龄18~24个月;体重9~12 kg;裂隙宽度0.5~1.5 cm。排除标准:排除各项手术禁忌证及其他综合征。

    1. 3 手术方法 三组患儿进行术前评估,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腭裂整复手术, 由同一医生完成手术, 手术方法为兰式法与两瓣法, 手术器械缝线相同, 手术室环境相同。手术操作相同:双侧腭黏骨膜瓣注射1∶2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0 ml, 沿裂隙缘以及双侧牙弓内侧做切口, 充分游离松解腭黏骨膜瓣, 剥离翼沟处附丽肌肉, 剪断腭腱膜, 分离鼻腔侧黏膜, 解剖异位腭帆提肌及腭帆张肌, 分层缝合鼻腔侧黏膜层、肌肉层及口腔黏膜层。

    在完成腭裂手术后, 对照组1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可吸收止血纱布;对照组2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rb-bFGF凝胶;实验组采用双侧松弛切口填塞可吸收止血纱布, 并填塞rb-bFGF凝胶。三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复苏护理, 护理条件相同, 术后给予氨甲苯酸0.2 g静脉滴注1次。

    1. 4 术后护理 术后患儿转入重症监护室, 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 记录患儿术后术区出血、呼吸、体温情况。6 h后待患儿完全清醒后, 给予患儿流质饮食, 并进行必要的镇痛, 镇静处置, 确保患儿处于安静状态。记录患儿的术区出血时间。术后第2天转入普通病房, 给予口服抗生素5 d, 糜蛋白酶雾化吸入5 d,?2次/d, 家属陪护, 防止坠床等意外。

    术后第2天起由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流质饮食并饮水, 保持口腔清洁, 饮食30 min后由护士给予患儿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及护理。三组患儿术后给予同样护理级别及项目。家长躺于牙科治疗椅, 调整椅位45°, 患儿家属双腿固定患儿双腿, 双手环抱患儿。一名护士固定患儿头部(避开颞部以及前后囟门), 固定于家属胸前, 使用硅胶开口器使患儿张口。另一名护士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儿口腔。注射器为冲洗专用软塑料针头, 避免损伤患儿软组织。给予彻底清洗口腔后, 对照组1患儿的双侧松弛切口不予以填塞rb-bFGF凝胶;对照组2及实验组患儿的双侧松弛切口填塞rb-bFGF凝胶。三组患儿由相同护士执行护理项目2次/d, 持续7 d, 观察患儿双侧腭黏骨膜瓣处切口内的出血情况以及创面生长情况。

    1. 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儿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与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每日护士进行口腔冲洗上药及口腔护理时, 观察双侧腭裂术区松弛切口出血情况及肉芽组织新生情况。出血时间判定标准:切口处见流动的鲜红色血液为出血。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判定标准:以双侧松弛切口内可见粉红色新生组织生长为准记录时间。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比较 实验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与对照组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短于对照组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与对照组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天性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 发生率较高, 主要是对患儿的颌骨发育、语音清晰度、进食等方面影响较大, 进而对患儿的营养、全身发育、心理产生继发的损害, 其治疗一般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 手术年龄通常在2岁左右, 越早接受手术治疗, 越能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5]。

    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患儿年纪较小, 无法主动配合术后的相关治疗, 因此一旦发生, 情况较为严重。因此, 对于腭裂患儿手术创面的妥善处理, 一直是手术的难点以及重点。在以往的手术中, 术者通常采用碘仿纱条, 进行双侧腭黏骨膜瓣松弛切口的填塞, 目的在于止血以及减轻张力, 但碘仿纱条具有特殊气味, 并且异物感较为明显, 常常导致患儿饮食欠佳, 从而影响术后的营养摄入, 并且在术后抽取碘仿纱条时, 患儿难以配合, 常常会造成松弛切口的再次出血[6]。

    有研究[7]表明, 术中使用止血纱布可以有效降低拔牙术后患者出血率, 且无气味, 便于术后早期饮食。目前, 本科腭裂术后患儿常规使用可吸收止血纱布,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可吸收止血纱的对照组1及实验组的术后当日双侧松弛切口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吸收止血纱布主要由再生氧化纤维素构成, 遇到血液后, 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凝结为凝胶状物, 并能够将血小板凝集在网眼纱布上, 迅速凝结为血痂, 粘附在创面上, 有效封闭毛细血管的末端起到机械止血的作用。它以物理机制为主, 使血液快速凝固, 有效达到止血作用[8]。可吸收止血纱布可自行吸收, 组织相容性好, 无刺激无毒副作用, 不影响伤口愈合。bFGF是一种肝素粘合多肽, 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增殖作用, 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愈合。在机体受到创伤的条件下, 内源性因子含量下降, 愈合速度降低, 而采用外源性的生长因子, 可以促进体内生长因子的产生, 有效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血液流量, 改善创面的局部微循环, 为组织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 进而加速组织恢复。它还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外基质纤维结合蛋白、层粘连蛋白及胶原的合成和沉淀, 也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细胞收缩, 增加伤口的抗张强度作用, 近年来, 在皮炎、烧伤、糖尿病创面、术后创面护理等领域应用广泛[9-12]。有研究[13]报道, rb-bFGF凝胶植入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牙槽窝, 能够降低术并发症, 预防干槽症。彭平凯[14]的研究显示, rb-bFGF能降低炎症水平, 减少骨吸收, 促进骨生长。

    本研究中, 实验组术后出血时间与对照组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明显优于对照组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与对照组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明显短于对照组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的术后渗血时间及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与对照组2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其中, 可能是两种作用机制分别作用于机体。在创面早期植入止血纱布之后, 血液的流动性降低, 增加了rb-bFGF在松弛切口内的作用时间, 减少了血流对于rb-bFGF凝胶的冲刷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填塞止血的作用。而24 h后, 松弛切口已无自发性出血, rb-bFGF凝胶能够更好的贴附创面, 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加快组织生长。而对照组1、2的出血时间差异, 考虑是由于rb-bFGF凝胶止血作用较弱, 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创面血管的封闭, 且创面的出血会冲刷rb-bFGF凝膠, 使其部分脱落, 降低填塞止血效果。因此, 在口腔唾液分泌以及创面渗血的双重作用下, 单独使用rb-bFGF, 止血作用有限。在术后的日常护理中, 需要及时进行补充, 以维持适宜的药物浓度, 加速创面愈合[15]。

    腭裂手术的治疗重点之一在于减少出血, 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联合选用可吸收止血纱布覆盖创面以及填塞rb-bFGF凝胶, 可以利用不同的作用机理, 相互配合, 减少患儿术后的出血, 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明确、不影响进食等优点, 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研究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馨月, 周婕妤, 蒙田, 等. 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的城乡对比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1):112-114.

    [2] 柯星, 李羽, 姜新娣, 等. 1967例江西地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家族史病例对照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2(5):712-717.

    [3] 史庆轩, 梁晓松, 李昊, 等.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和止血纱布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失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 26(4):315-319.

    [4] 何学迅. Meek植皮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大面积烧伤临床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36):57-59.

    [5] 张涛. 腭裂手术时机对颌骨发育及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苏州大学, 2018.

    [6] 尹小朋, 许慧芬, 刘慧, 等. 带蒂颊脂垫瓣与碘仿纱条在腭裂松弛切口处理中的对比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 2018, 27(7):108-111.

    [7] 许广杰, 侯锐, 杨霞, 等. 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降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拔牙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口腔医学, 2017, 37(9):805-809.

    [8] 崔智慧, 张雅菲, 田田, 等. 国产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布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影响的机制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10):1193-1196, 1241.

    [9] 郭旭珠.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 14(12):83-85.

    [10] 雄婉玲.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6):154-155.

    [11] 张冀北, 李慧, 王峻岭, 等.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12):1879-1881.

    [12] 李罡, 李叶扬, 孙敬恩, 等. VSD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21):113-116.

    [13] 方会清, 张子川, 陈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26):63-65.

    [14] 彭平凯.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应用于脱位牙再植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24):130-131.

    [15] 邱华锋, 赵国勇. 不同剂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的比较. 中国药物评价, 2017, 34(3):187-188, 200.

    [收稿日期:2020-05-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5: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