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范文

    张天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校课程的信息化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初中信息课程教学不在是以前重形式更多的是关注课程本身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尤其是我们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常有助于改善我們课上效果文章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分析,研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来阐述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59

    从本质上讲,信息基础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很多观念上的因素,导致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学生校外接触信息化设备无非是娱乐和游戏,真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学习相对枯燥。再则,我们大多数信息课都是给学生讲一些浅薄的理论,或者只是介绍书本上的,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较少。学生久而久之放弃了学信息课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初中信息课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信息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是其以后人生的重大收获,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上课效果呢?

    1核心素养背景下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

    现阶段初中生面临着信息化意识薄弱.技术能力较低的问题,这给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带来了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学重点从操作技术转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上,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化意识,激发了学习潜能,使学生提升使用信息技术的灵活程度。信息技术作为在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对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在日常学习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基础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创新意识,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很强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发散独立思维,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2新时代下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少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信息技术属于副科,而且学生对其传达的价值理解不明确。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强调课程的主题性对学生在平时可以应用的技术加深讲解。例如编辑图片、音频、视频,安装系统、解决故障等等,这些技术可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激发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良好的课堂导人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与信息意识的养成。

    2.2将信息技术教学要点融入微视频中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视频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试着制作自己的微视频来加强对微视频的了解,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们对于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将学生们的设计成果加以展示,对于主题明确,以及题材新颖的优秀作品加以鼓励,会使学生们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视。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多,加上其他学科的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们自然会对信息技术的听讲懈怠下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量减轻学生们的学业负担。课堂应当轻松愉悦,能使学生们感到放松,在微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插入其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材料,让学生们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汲取要学的知识。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将微视频教学穿插其中,以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微视频的展开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的重点;微视频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要求,应当适应教学的要求,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理论式教学,应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课堂教学时,微视频的播放应当合时宜,否则不就成了长视频了吗?将教学重点与微视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的形式将教学中的知识点记在心里,更加了解操作流程,也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方面知识。

    2.3借助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

    初中学生的信息技 术基础不同,因而在具体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无形中加大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难点。为此,可以按照教学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基础水平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利用微课资源面向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比如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自选图形的应用》一课教学的时候,一些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图形的次序排列和调整知识,但是掌握层面较低,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大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借助微课则是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对于初级学生的教学则是为其提供演示完成自选图形的绘制、艺术字的叠加、图形和文字组合等,让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标题的设计。对于中级学生的学习则是需要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难度,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艺术字叠加、图形和文字组合、旋转等多个学习内容的操作视频。对于高等级别学生的学习教师则是在中等级别学习的基础上使用自选图形来美化文档的页面,引导学生创设出风格统一但是形式不同的作品。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充实,更是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要做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运用选择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并做好定期的总结,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这是一项系统却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动员所有的师资力量,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用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邸得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7.

    [2]康海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微探[J].学周刊,2020(06):58.

    [3]巩荣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才智,2020(01):15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