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范文

    欧兴琴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悄然参与且惠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教育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早已融入课堂教学,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单凭口头讲述难以取得较好效果,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小学数学教学有更多可能性,也更加多样性和高效。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动力;优化教学评价,提高学习效率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89

    小学数学教育的信息化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探索性地为学生建设现代化的课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借助信息教育资源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如何落实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进行了不断的探究与实践,并将自认有效的教学策略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将空洞的理论体现在具象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非高不可攀,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实现数学学科与教育的最终目的。其次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教学更加轻松有趣。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可组织学生进行“看物猜价”游戏,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超市场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一些常见物品的大概价格。如课件出示一块橡皮,并提问:“猜一猜,这是用多少钱买的?”学生答:“五毛、一块、两块等。”接着课件播放消费者与导购员的问价对话实现语音报价订正,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接着课件出示人民币的图片,并通过课件制作的语音,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人民币的花色图案、面值、爱护情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每张面值的人民币可买什么东西。然后课件展示购物结账情景,购物小票上显示要付20元5角,提问:“如果只能付现金,你们知道可以怎么付钱吗?”学生发现有多种付款方案。通过创设模拟购物付款的活动,以及之后等价交换物品的活动,学生们积极地进行课堂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动力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接收,教学效果不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可以使数学知识“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起来,转变了以往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丰富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多媒体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用品,如足球、茶叶筒、三棱镜、金字塔、牙膏盒、魔方等,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物品来认识图形,总结其基本特征,加深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接着课件出示用积木拼的机器人、小火车等,通过观察先让学生根据形状对积木进行分类并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分,共性是什么,每种基本形状分别用了几个,最后小组合作用积木拼出课件出示的物品。以积木拼图为载体进行学习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让每个学生都发散思维,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材中相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优化教学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及时进行教学评价的意识,往往讲授完课本知识后布置作业,课堂就结束了,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怎样,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高效发展。每堂课的结束,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数学教师虽然有进行教学评价的意识,但大多都是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将重点知识复述一遍,而学生往往急于下课并没有认真听讲,导致教学评价环节形同虚设,丝毫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以丰富多彩的課件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切实保证学生掌握、巩固课堂知识。

    例如,在对“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进行课后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钟表变化的动画演示,如“安安的一天”。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清晰的、可以操作时间的钟表,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操作钟表的时间并进行提问以及课件语音报时。教师边操作钟表至7:00边提问,安安起床时间?先学生答,再课件语音报时!接着教师继续操作钟表至7:30,边操作边问:安安上学时间?先学生答,再课件语音报时。教师调整钟表至5:00并提问:安安放学时间?先学生答,再课件语音报时。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反馈和总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安安的一天介绍完后,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更加了解了,对自己之后的教学调整也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点,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打造更加有趣、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霞.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37.

    [2]王丹.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160.

    [3]陆李华.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71-7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