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
范文 | 陈小梅 摘要:“重读轻写”是当今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教师由于观念陈旧,只注重为学生多角度解读教学材料。结果是,学生短时间内深度理解了教学材料,但因为没有经历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从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语言点的掌握及情感的领会维持时间短,这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此现状,教师应注重教学各模块之间的有效衔接。本文探讨基于书面化的阅读与写作项目中,教师如何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历经良好的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既保全阅读学习成效,又深化写作能力与技巧,全面提升其语言实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351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 统一的学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不仅仅掌握英语语言的阅读技巧,还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学会分析文章谋篇布局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 一、“以读促写”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教师“一头热”的现象,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甚至“左耳听,右耳冒”,很少主动思考问题,学习态度消极。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点与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吸收文本阅读中的知识点,并给学生提供了写作表达的机会与展示的平台。学生为了不甘人后而主动阅读吸收知识,树立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让学生在“以读促写,”中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 (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写作难”是困扰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 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面对教师给出的写作主题无话可说,逐渐失去了学习自信心,对英语写作充满恐惧,甚至还没看写作要求、 题目,就产生“我不行”的消极畏惧心理。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某一语境的情况下,学生的英语写作源于自身强烈的语言表达渴望,所写内容是个性化体验的表达,是源于阅读之上的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初中生摆脱“写作难”的困境,在“有话可说”“说我所想”中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进而强化英语写作能力。 二、课本演绎教学法,融汇读写能力 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学生接触时间较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有所差别。传统英语课堂教师以讲授词汇和课文为主,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采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吸引各阶段学生的上课热情。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融汇英语的读写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素养的目标。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教学中,教师结合Section B 2b语篇“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展开阅读教学时,可输出任务要求,让学生拓展思维、解析内容的层次结构。对此学生可绘制有关语篇的思维导图,在导图之中从多元角度对文本结构加以分析。因而这时语篇中的“Creating an interest in what they learn”.“Practicing and learning from mistakes”、“Developing their study. sills”与“Asking questions”等小标题便成为了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结构,学生借此可大致摸清语篇所涉及的各层次二级主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精读,在各层次方面做以深入解读,探析专业作者如何对成功学习者经历进行描述的。这样学生便能获知各小标题与阅读主题的逻辑关系.经由导图绘制探寻这种关系,获取深層次阅读理解。 三、重视教师的问题效果,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目标之后,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成果的好坏,这时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完成写作的水平进行评估并且给予指导建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水平,可以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教师要给予解答,从而做到万无一失。以《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单元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设备来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注重课内外资源的整合。比如,教师可从The origin,stories and legends ,main characters,social and national significance,cultural customs,food and major activit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festivals 等方面搜集互联网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以纪录片方式展现一些图片或者不同形式的文化类素材,这样能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鉴赏不同节日的文化,获取思想层面的领悟。这时便与写作教学有效承接,可充分优化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比如学生在探究有关国家文化或者节日文化层面的写作主题时,便可将在阅读学习中鉴赏到的文化实例及因素融入创作之中,提升文本说服力与观点支撑度,确保内容专业化程度。以此方式展开初中英语各课时讲解,学生能不断扩充自身写作素材储备,具备足够的内容组织与优化能力。 四、结束语 英语学习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紧密相联。通过阅读培养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写作中反复实践应用。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多样化、趣味化教学、寓学于乐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李正红.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1-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