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
范文 | 杨安平 摘要: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其大脑的灵敏度,也对小学生自身逻辑判断能力的塑造很有效果,从而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但是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很容易,它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较好的记忆力,这样才能自如地运用课堂上数学老师所讲的知识,从而发现数学的奥秘,渐渐地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不过好在如今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会变得更生动有趣,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11 引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能够让老师增添亲和度,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目前在小学最普遍的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了,但是有很多数学教师不懂该在数学的课堂上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图画、视频等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能够真真切切地体味到数学的魅力以及趣味。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的时候,同学们的思维转换不是很快,那教师就可以采用以物代数的方式,先放上1个苹果,然后把苹果平均分成两块,就是二分之一;如果在接着继续分成相等的四份,那每一小份苹果就是那一整个苹果的四分之一。用图画的形式,抓住同学们的眼球,更直观地向同学们解释了分数的基础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和动画等功能,将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视频复习长方形面积的公式以及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只有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记住并学会和运用这个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呈现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照片、图形、图案等,让学生巩固复习,自行计算其面积,从而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多向开发资源,拓宽学生思维眼界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就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无限空间。如学生在高年级初步接触立体图形时,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能力都在起步阶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学生虽对于日常可见的长方体看似十分熟悉,却无法明确把握它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将6个长方形通过平移、旋转后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长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思维从平面图形跨越到立体图形,实现质的飞跃。此外还有如:教学“角的认识”时,通过先出示一个点,再延伸出两条射线来演示角的形成,使学生自觉理解角的含义。这样的设计利用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一套三角板、一个圆规、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很难被突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欠佳。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和一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亲身经历,进而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关于1时=60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运用多媒体展示龟兔赛跑的情境,将钟表具化成12棵树,作为龟兔赛跑的路线,然后我设置动画时间,使龟兔赛跑时间同样多,开始赛跑,跑得快的兔子跑了一圈(60分)时,跑得慢的乌龟只跑了两棵大树的间隔(1时)。通过龟兔赛跑的展示,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時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和学生难度,突破了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工作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改良,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出路,通过整合各个教学流程来完善授课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继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72-273. [2]彭小眉.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探究[J].华夏教师,2019(33):42. [3]梁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融合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