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效果观察 |
范文 | 梁雪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行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肾功能。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0.62±8.45)、(42.28±9.84)分, 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8.75±8.26)、(50.82±9.95)分, 均较护理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4.09, P=0.00、0.00<0.05)。两组按时透析依从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占比分别为100.00%、95.56%、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77.78%、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为(218.91±20.52)mmol/L、血尿素氮(BUN)水平为(8.11±0.73)μmol/L, 对照组Scr水平为(284.35±20.26)mmol/L、BUN水平为(9.75±1.06)μmol/L, 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2、8.55, P=0.00、0.00<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行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消除负面情绪, 改善心理状态, 掌握全面的康复护理知识, 提高治疗依从性, 利于肾功能改善, 护理价值较高。 【关键词】 5E理论;康复护理;慢性肾衰竭;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肾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6.085 慢性肾衰竭作为常见的肾内科疾病, 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局, 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导致出现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等, 肾脏无法维持代谢功能, 引发全身各系统疾病, 需采取血液透析延续生命[1]。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死亡威胁, 心理压力极大, 同时血液透析引发严重不适感, 且需长期治疗, 生理、心理及经济压力大, 对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加大影响。为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需重视对患者的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 建立积极的心态, 提高治疗依从性[2]。如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则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安抚、情绪排解、健康教育等, 配合康复运动指导、工作生活指导, 并重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等, 有效调整康复护理方案, 实现患者病情良好管理。为此, 本次研究对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均经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对照组男25例, 女20例;年龄35~74岁, 平均年龄(54.71±6.64)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3.85±1.94)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 糖尿病肾病12例, 梗阻性肾病8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9例;年龄34~74岁, 平均年龄(54.08±6.65)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3.94±1.96)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 糖尿病肾病13例, 梗阻性肾病5例。排除精神认知障碍患者、其他实质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包含健康教育、病情评估、用药指导及并发症预防等[4]。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①组建康复护理小组, 均接受5E理论教育培训, 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等5个项目为主要组成部分, 充分掌握各项目能力。②鼓勵: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建立信任护患关系,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了解引发患者负面情绪的根源事件, 安抚和鼓励患者,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 引导患者正视自身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正确宣泄, 且通过培养兴趣爱好, 转移注意力。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感受到外界对其的关心。③教育:展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合患者教育、理解能力等针对性展开, 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 如健康手册、视频等, 先通过集中教育进行基础知识讲解, 如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再开展一对一讲解, 询问患者知识掌握情况, 纠正错误认知, 并细化生活、工作等注意事项讲解, 尤其嘱托患者严格遵从医嘱用药[5]。④运动:结合文献资料及患者实际病情制定运动方案, 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 运动过程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并鼓励患者积极完成运动;若患者无法下床活动, 可协助完成床上被动活动, 如翻身, 肢体伸展等[6]。⑤工作:病情好转可出院正常生活后, 引导患者循序渐进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缓慢适应工作, 自主生活、工作, 患者需鼓励, 肯定其能力。⑥评估:定期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等, 针对不足调整护理方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包括SAS、SDS量表评分。SAS评分越高, 焦虑程度越深;SDS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深。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合本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从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按时透析、科学用药等方面评价, 分为依从和不依从。③比较两组Scr、BUN等肾功能指标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5.06±9.42)、(59.45±10.63)分, 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5.72±9.51)、(60.01±10.84)分, 两组SAS、 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25, P=0.74、0.81>0.05);护理后, 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62±8.45)、(42.28±9.84)分, 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8.75±8.26)、(50.82±9.95)分, 均较护理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4.09, P=0.00、0.00<0.05)。 2. 2 两组依从性比较 两组按时透析依从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占比分别为100.00%、95.56%、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77.78%、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肾功能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Scr水平为(352.81±34.16)mmol/L、BUN水平为(18.91±2.52)μmol/L,?与对照组的(354.29±34.42)mmol/L、(18.75±2.58)μmol/L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0.30, P=0.84、0.77>0.05);护理后, 观察组Scr水平为(218.91±20.52)mmol/L、BUN水平为(8.11±0.73)μmol/L, 对照组Scr水平为(284.35±20.26)mmol/L、BUN水平为(9.75±1.06)μmol/L, 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2、8.55, P=0.00、0.00<0.05)。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作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 会导致全身各系统受累, 如上消化道除恶、白细胞异常、心功能衰竭等[5]。当前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需重视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感染预防及替代治疗, 其中血液透析可通过净化血液代谢粪物、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是延续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6]。 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长期折磨, 承受明显生理症状及心理压力, 降低生活质量, 同时替代治疗易对机体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等影响较大, 而且长期治疗造成较高的经济压力, 即患者身心创伤严重, 很容易出现崩溃心理, 不愿意配合治疗, 出现异常行为, 影响治疗效果。针对此种情况, 需重视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其中给予5E理念指导下康复护理干预主张从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等方面展开护理, 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 通过对患者的情绪安抚和鼓励, 建立积极的心态及治疗信心, 并在患者理解能力上展开健康教育, 确保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 掌握疾病知识, 自我护理知识及治疗注意事项等。而且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展开适宜的运动指导, 利于改善肌肉活动能力, 增强体质及耐受力, 此外鼓励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 提高生活质量[7]。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 需注重对护理效果的评估, 针对不足进行调整, 确保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占比100.0%、95.56%、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2%、77.78%、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Scr、BUN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 建立科学正确的认知, 提高治疗依从性, 实现病情良好控制, 改善肾功能, 值得推广。 綜上所述, 慢性肾衰竭开展基于5E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多方面康复需求, 促进患者身心改善, 获得良好康复效果, 护理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 李桂英, 王晓英, 等. 早期尿激酶应用对慢性肾衰竭静脉置管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防治效果研究.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4):52-56. [2] 王文博, 许焱, 刘凤华, 等. 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6):1189-1192. [3] 桑永艳, 汪海燕, 王瑜. 5E理论指导下的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4):625-628. [4] 苗荟, 赵启文. 左氧氟沙星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7):31-33. [5] 陈力量, 殷兰芳, 冯小利. 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癌抗原125、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6):1135-1138. [6] 马思慧, 浦楠, 蔡佳杰.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中国临床研究, 2019, 32(12):1743-1746. [7] 付怀栋, 周明, 刘敏华. 间歇性血液透析联合10%高渗盐水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大容积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重庆医学, 2020, 49(10):1660-1663. [收稿日期:2020-06-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