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
范文 | 赵小丽 摘要:分层教学法能够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走得更加轻松。因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也应该对其进行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其作用,较好地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学效率。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分层目标、做到层次互动和展开分层评价四种有效的落实策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其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分层教学;有效应用;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46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因而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性的,他们的智商、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策略也是需要根据此来进行选择的。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符合要求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进而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时首先要做到的,此时教师就必须要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其会影响到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因为在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要用事实来验证。这样的话,教师在课前就需要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测。此时信息技术就能够让教师及时接收到检测结果。 例如:笔者会在教学之前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好的,B层学生是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一般的,C层学生是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差的。为了明确划分学生的层次,笔者会提前对学生进行预习,并在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检测的时候设计不同的难度的习题。如针对《暮江吟》这一首古诗,笔者就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古诗的大概内容,也会让学生去对每一句诗句进行具体的分析。后者就就需要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对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其难度高于前者,也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水平。笔者会通过网络交流工具来将习题传给学生,学生也需要利用网络交流工具来及时传递结果。这样的话,笔者就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顺利地落实分层教学法。 二、设置分层目标 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引,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存在。因而要想顺利地落实分层教学法,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很有必要的。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展开研究。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学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得学生有所排斥。因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分层应该是隐性的,旨在让学生轻松地接受。 例如:在进行《麻雀》这篇文章的教学之前,笔者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究,为学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所示:1、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去感悟老麻雀的爱2、模仿该篇文章去进行写作3、进行课外资料的搜集,在写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独特想法。这三个教学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去进行完成。笔者会结合自己在课前的检测结果来对学生有一个预期学习效果的判断,C层学生达到第一个教学目标即可;B层学生则需要实现第一个和第二个教学目标;A层学生则需要全部实现。这样的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中有所发展。 三、做到层次互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他们在解决困惑的过程中就能够收获知识和培养能力。但学生仅凭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轻松地解决困惑,教师因为和学生人数的差距,也无法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此时教师就需要让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彼此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督促,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这样的话,分层教学法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而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对其进行描写。此时笔者就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将观察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前者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会影响到他们的探究效率,因而笔者就会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去,让他们围绕这一个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笔者会对每一名学生进行督促,要求他们都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A和B两个层次的学生就能够对C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这样的话,学生也能够有着更加丰富的收获。 四、展开分层评价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只会用成绩这一把尺子来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衡量,进而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存在自大心理;成绩差的学生则会有着自卑心理;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在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这一点,他们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的评价,旨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语文这门学科,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因此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是将之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而是让学生与自己进行对比,如学生在上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了预期教学目标的60%,而在这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完成了预期目标的80%,笔者就会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进而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对前者加以表扬。针对后者,笔者则会有着鼓励的态度,用奖励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进行改正。在选择奖励的时候,笔者就会参考学生的意见。这样的话,学生为了获得奖励,就能够积极地接受笔者的评价,并将之体现在自己的学习行为中,让自己获得明显的进步。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这一点,并且体现出来。这样的话,小学语文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就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能够让学生获益匪浅。因为分层教学法能够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在应用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分层教学法进行研究,他们还需要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实践、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李焕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层次教学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7(02):51-52. [2]王新安.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解析[J].新课程(中),2016(09):1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