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范文

    刘伯源 余小容 李军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BHF)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 对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查结果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 可见膨胀性骨质改变, 病灶边界清楚, 伴完整硬化变化, 无骨膜反应, 无软组织肿块。CT检查结果与X线较为一致, 可见病灶软组织密度影, 少数可见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7例可见T1W1低信号, T2W1高信号, 病灶多呈中心性生长;4例可见T1W1、T2W1低信号, 病灶呈偏心性生长, 可见骨皮质破坏。MRI检查结果, 7例患者为组织细胞型病灶, 4例患者为纤维细胞型病灶, 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 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CT、MRI检查在影像学特点上多样, 通过对不同影像学特点的分析, 有利于为临床诊断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

    【关键词】 良性骨纤维细胞瘤;影像学检查;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32

    良性骨纤维细胞瘤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 多发于成人, 属于间充质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 常见于软组织中[1]。患者以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并发病理学骨折, 影响正常的生活[2]。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可发生于全身骨骼中, 多见四肢长骨, 诱发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因还不明确, 临床治疗中多以病变处局部刮除, 后植入小骨块进行治疗[3]。为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还需要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 通过手术病理检查配合影像学检查能够获得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对判断患者病灶特征具有良好作用[4]。本次研究以X线、CT、MRI检查3种影像学方式, 探究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中影像学诊断的特点及诊断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16~59岁,

    平均年龄(44.2±10.2)岁。股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 胫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 肱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 髂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

    距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 瘤体为组织细胞型8例, 纤维细胞型6例, 混杂细胞型12例, 病灶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4例。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皆于本院接受临床检查,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②全部患者皆接受X线检查, 部分患者接受CT、MRI检查, 全部患者具影像学检查适应证;③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显著, 表现为局部疼痛, 行走时疼痛加剧;④全部患者具良好临床配合能力。排除标准:①非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患者;②不接受影像学检查, 或具有影像学检查禁忌证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难以配合临床检查工作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X线检查 全部患者皆进行X线检查, 以德国Multix Fusion 型数字化X线摄影机进行检查, 设置参数:电流12~25 mAs, 电压55~70 kV。对患者进行正侧位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

    1. 2. 2 CT检查 20例患者行CT检查, 以GE 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 设置参数:管电流25 mAs, 管电压120 kV, 层厚0.625 mm, 层间距0.3 mm, 视野(FOV)25 cm×25 cm~35 cm×35 cm。CT扫描做常规横轴位扫描, 后进行矢状位、冠状位重建。获得影像学资料。

    1. 2. 3 MRI检查 11例患者行MRI检查。以GE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检查, 设置参数:层厚5 mm, 层间距5.5 mm, FOV30 cm×30 cm, 矩阵256×256, 激发次数2~3次。另外, 髋关节扫描中需修改参数:层厚

    5 mm, 层间距6 mm, FOV224 mm×256 mm, 矩阵不变。肋骨扫描中修改参数:层厚5 mm, 层间距6 mm, FOV200 mm×200 mm, 矩阵288×256。以常规FSE序列, 进行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获得影像学资料。

    1. 3 观察指標 以两名影像学医师对X线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MRI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分析, 并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 确定影像学特征。

    2 结果

    2. 1 X线检查结果 X线, 检查结果显示: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 可见膨胀性骨质改变, 病灶边界清楚, 伴完整硬化变化, 无骨膜反应, 无软组织肿块。其中, 膨胀性骨质改变分为3类, 明显膨胀性骨质改变16例, 轻度膨胀性骨质改变12例, 无膨胀性骨质改变2例。病灶部位于骨端关节面的患者X线检查结果表现为明显的横向偏心性膨胀, 病灶部位位于骨干处患者X线检查结果表现为纵向中心性膨胀。病灶部位的骨质破坏区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 类圆形

    14例, 椭圆形12例, 6例骨皮质完整。对照病理学检查中不同患者的X线片影像学表现如下:①10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边界不清晰, 占比33.33%, 其余20例患者可见病灶边界清晰, 占比66.67%;②2例股骨良性骨纤维细胞瘤X线片可见多发囊状破坏, 2例胫骨良性骨纤维细胞瘤X线片可见多发囊状破坏;③2例距骨良性骨纤维细胞瘤未见硬化边, 其余患者病灶多见硬化边, 且多为不连续硬化边;④4例髂骨良性骨纤维细胞瘤可见不规则骨密度降低, 骨皮质破坏不连续, 皆无骨膜反应;⑤5例股骨良性骨纤维细胞瘤患者中, 3例可见股骨颈病变, 病灶周围可见硬化边, 股骨胫骨皮质破坏不连续, 病灶边缘欠光滑, 皆为膨胀性改变, 无骨膜反应。其余病例无较为典型特征。

    2. 2 CT检查结果 CT检查结果与X线较为一致, 可见病灶软组织密度影, 少数可见软组织肿块。CT检查结果在骨质结构上较为清晰, 能够明显显示病灶内部密度, 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且病灶内部密度稍低于软组织密度。对比X线检查结果:①X线检查中, 存在

    6例病灶骨皮质完整的病例, CT检查中, 显示6例病例可见骨皮质不连续, 其中2例可见骨质破坏。②X线

    检查中, 4例髂骨病灶可见不规则骨密度降低, 骨皮质破坏不连续, CT检查中可见骨质结构不完整, 伴发软组织肿块影。CT检查结果可补充X线检查中部分影像学信息, 影像学特征较为显著。

    2. 3 MRI检查 MRI检查, 7例可见T1W1低信号, T2W1高信号, 病灶多呈中心性生长;4例可见T1W1、T2W1低信号, 病灶呈偏心性生长, 可见骨皮质破坏。11例病例皆未见骨膜反应与软组织肿块影。MRI检查结果:7例患者为组织细胞型病灶, 4例患者为纤维细胞型病灶, 诊断准确率为100.00%。见表1。MRI检查中, 病灶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区, 7例经病理学检查验证为组织细胞型病灶的影像学资料中, 病灶边界清晰, 且可见长T1短T2信号硬化边, 其中

    6例T2W2高信号且信号均匀, 1例信号不均匀。4例经病理学检查验证为纤维细胞型病灶的影像学资料中, 病灶边界清晰, T1W1、T2W1信号均匀, 可见长T1短T2信号硬化边。经病理学检查资料证实皆为髂骨良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

    3 讨论

    良性骨纤维细胞瘤起源于间充质细胞, 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5]。良性骨纤维细胞瘤多呈黄色, 所以又称为纤维黄色瘤[6]。骨良性纤维细胞瘤多发于胫骨、股骨等四肢骨中,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所以临床多以手术刮除治疗[7]。行手术治疗前, 需充分了解病灶特征, 所以临床上多采取影像学检查的方式, 形成对病灶特点的观察。X线检查用于临床诊断中, 多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骨质破坏, 可见膨胀性骨质改变, 病灶边界清楚, 伴完整硬化变化, 无骨膜反应, 无软组织肿块。是临床诊断骨良性纤维细胞瘤的常用措施[8]。CT检查在检测结果上与X线较为一致, 可见病灶软组织密度影, 少数可见软组织肿块。相比X线检查, CT检查在骨质结构上更加清晰, 对于病灶内密度更清晰, 也可见少数软组织密度影[9]。X线检查中未发现的骨皮质不连续、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影部分可在CT检查结果中表现出来。MRI检查根据骨良性纤维细胞瘤种类的不同, 影像学征象不一致, 一般组织细胞型病灶可见T1W1低信号, T2W1高信号, 病灶多呈中心性生长, 纤维细胞型病灶可见T1W1、T2W1低信号, 病灶呈偏心性生长, 可见骨皮质破坏[10]。在不同细胞型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上较为显著, 且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较高。

    综上所述, 从X线、CT、MRI检查结果中分析, X线检查与CT检查结果较为一致, 且CT检查可弥补X线检查中的不足, MRI检查结果准确性较高。3种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特点上不同, 临床诊断中采用联合诊断措施能够较好的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余泽祥. 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15(6):171-174.

    [2] 高赛, 杨志涛, 李翔, 等. MR评价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的不同. 磁共振成像, 2019, 10(6):430-434.

    [3] 姚伟武, 杨世埙, 王武, 等. 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1, 7(4):258-262.

    [4] 巫娟, 徐钢, 陈婷婷.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非骨化性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对比研究. 四川医学, 2018, 39(8):865-868.

    [5] 张环, 叶建军, 慕宁霞, 等.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7):1072-1075.

    [6] 李锋, 程天明. 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4):138-142.

    [7] Novalia PS, Margaret ME, Giles R, et al.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BHF) Coronary Microvascular Function and CT Coronary Angiogram (CorCTCA) study.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20(221):48-59.

    [8] 赵永平, 董飞, 吴磊年.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分析16例. 中国社區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31):155.

    [9] 戴灼南, 司建荣.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6):1072-1075.

    [10] 李守宪.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比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196(87):144.

    [收稿日期:2020-03-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