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作文特色班级 |
范文 | 范春阳 【摘要】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熏陶、塑造,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借助作文微信公众号,通过调研“群”现状、激活“群”温度、引领“群”舆论、化解“群”危机,打造作文特色班级。 【关键词】小学作文;微信公众号;班级特色 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熏陶、塑造,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我喜欢阅读、写作,是南海区作家协会会员,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很多学生也喜欢阅读、写作。下面,谈谈我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作文特色班级的一点做法。 一、调研“群”现状 手机,已成为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是家长和孩子的“新宠”。 但不少家长投诉:孩子一回到家就机不离手,玩游戏、听歌、上网……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如何让手机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了我思考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实现生生、家校、师生之间便捷的交流工具,必须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媒介。于是,我创建了一个我们班专属的“童心妙笔”作文微信公众号。这样,孩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玩手机,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激活“群”温度 家长都积极关注作文微信公众号,并让亲朋好友关注,关注量已达一百多人。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发表,也积极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喜悦。 稿件的来源,全是学生的投稿,我们的文章全部是原创。我和学生们一起商量,设置了三个栏目:“每日佳作”“每周一星”“经典重温”。“每日佳作”,每天发表一篇学生的优秀作文,并配上相片,让学生体验成功;“每周一星”,每星期介绍班里的一名学生,重点介绍他的一个优点,如: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才艺突出等等;“经典重温”是刊发获奖学生的作文,给同学们一个参考,一个追赶、学习的榜样。 1.引导学生阅读书籍 学生对公众号表现出极大热情,都想在公众号里发表自己的文章,写作热情高涨。我告诉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语言就积累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笔下就会生花。这样,引发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潮。一有时间,你会看到他们都静静地读书,少了追逐打闹,少了乱丢乱扔,语言更文明,行为更有礼,谈论的话题更广泛,班里儒雅文明的风气逐渐形成。 2.引导学生坚持不懈 两三个月以后,孩子们的惰性出来了,写作积极性有所减弱,总觉得写作材料缺乏。于是,我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话:“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科技节、体艺节、义工节等等;在家里,有家庭趣事、家務等活动;自然界,风雨雷电、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等;还有我们的奇思妙想…… 瞧,学校的科技节,开展了“纸张大力士”“鸡蛋撞地球”“萝卜搭塔”的活动,孩子们亲身经历,有感而发,有言可述;围绕“猪八戒开美容店”,孩子们奇思妙想,文章妙趣横生又不乏哲理;班里开展的亲子活动,孩子们写下《快乐的亲子之旅》《难忘的拓展活动》等文笔优美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随着一篇篇美文的诞生,孩子们感受到坚持的乐趣。 3.引导学生团结合作 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作文写得不那么理想,但是他们又特别想在公众号发表自己的作文。利用这一契机,我组织了帮扶小组。以前,老师要给他们安排小老师补课,他们觉得是负担。现在,他们是自觉找小老师修改作文,而且,一次次反复修改。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了,是多么开心!而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更是开心不已,纷纷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我经常跟孩子们灌输的思想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由于有了这种互帮互助的思想,班里团结互助的风气越来越浓。 4.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我经常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取长补短。如有的同学自觉性不够高,但助人为乐;有的同学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体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同学外表沉默寡言,却才艺突出……《我们班的“热心肠”——谭*颖》《爱玩魔方的蔡*泽》《我们班的“黑管王子”陈*嘉》《拉丁宝贝——杜*倩》……一篇篇别具一格的文章,让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学会更全面去看一个人,学会不同角度欣赏他人。而通过别人的文章,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更阳光自信,相处也更融洽了。 5.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 孩子们的文章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在十五届全国“1+1”读写大赛中,我们班有二十三名学生喜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并且,蔡*泽获全能金奖,还获得一千元的奖金;在全国第十九届“语文报”杯比赛中,我们班也有九名同学喜获全国、省的奖励;蔡*泽的文章刊登在《语文报》上,吴*格、邝*健的文章刊登在《珠江青少年》上……喜讯一个接一个,我又引导孩子们“胜不骄,败不馁”,正确面对荣誉,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引领“群”舆论 微信公众号有一个留言的功能,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途径。当学生的文章发表时,很多家长、学生都会参与留言、点赞,并且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气氛非常活跃,满满的正能量。 10月28日,公众号发表了小棋的《书香伴我成长》,短短一个星期时间,阅读量达到105人,点赞25人,留言5人。一位学生留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它就是你的灵魂,在成长的道路上,你的伙伴——书将永远在你身边陪伴着你。”一位家长留言道:“小棋同学写的文章越来越生动有趣了。杨红樱著的童话故事文字优美,真的很好看,令人入迷!小明一整套买,23册全部看完了,晚上睡觉前捧着书看,早上起床也捧着书看,他看完后偶尔又重复看。”……通过这些留言和互动,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家长和同学间的鼓励,享受着写作的乐趣。很多家长说,因为有了这个公众号,聊天的话题更多了,共同语言也更多了,和孩子的距离也更近了。 每个月,我都会组织一次评奖活动,分别是阅读数量最多、点赞数量最多、留言数量最多的前三名颁奖。当然,我还会为投稿的学生颁发纪念奖。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你追我赶的气氛越来越浓。 四、化解“群”危机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四百多天的坚持,孩子们发表的文字总计有十六万。不用扬鞭自奋蹄,孩子们在家,捧着手机不再沉迷游戏,而是自觉阅读别人的作文,点评别人的作文;一有空,就是在电脑前输入自己的文章。是的,公众号的创建和每日更新,让孩子们收获累累,收获的不仅是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在家委会的支持下,我们班两年内编印了两本《童心妙笔作文选》,李校长还给作文集写序。捧着这本散发着墨香的珍贵的书,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学生分享者满满的喜悦和成功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作文特色班级这条路上,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