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小学篆刻艺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与思考 |
范文 | 骆建忠 【摘要】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是各种学科都必须体现的教育价值,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抗疫印记”主题师生篆刻创作活动中,将篆刻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感等因素相结合,进行了有效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得以完美。 【关键词】篆刻艺术教学;德育渗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最好的德育。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在中国也扎下了根,它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民族精神,集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灵魂。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优秀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在现在的教学教育中要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要将文明古国的灵魂继续发扬下去,要教育出拥有优秀中华民族的优秀栋梁。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他们的心智还发育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懵懂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道德认知。所以,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千万不可忽视。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将会受用一生。这个阶段,我们作为教师的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各样的途径,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德育不是孤立的活动,更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各种学科都必须体现的教育价值,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这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国际互联网时代,显得尤其重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习惯等紧密联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各模块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如何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升华带有普遍性的学生情感?这是美术学科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背景 我校历来重视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开设了少儿篆刻艺术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把学而弥坚的篆刻精神融入美育课堂,把特色课程发展成特色文化,发展成学校品牌。篆刻更多的是文化,为此学校按年级安排不同形式的课程,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实现各年级都普及篆刻课程。通过长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篆刻艺术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从平时课堂表现和完成的作业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是很投入的,学习兴趣高涨。那么,如何使篆刻艺术模块的学习更深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都是笔者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疫情假期,五月份终于可以复学复课了,老师们第一节课都给学生普及与“新冠病毒”有关的知识。如,怎样防范病毒、介绍抗疫前线的英雄事迹等。那么,是否可以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篆刻艺术教学中呢?于是,笔者起草了题为“抗疫印记”的师生篆刻创作作品展的活动。 在课堂上,笔者对学生说:“我们都知道,中国篆刻以汉字的造型为基础,充分体现铸与刻留下的线条美感,在方寸之间的块面上,凝聚了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美术因素,蕴涵着万千气象,反映作者的文化素养、思想情趣和艺术技巧,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篆刻艺术作品也是一种很好传情达意的载体,受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当今的书画名流的追捧。”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 接着,笔者对学生们说:“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用篆刻的形式去表达感情呢?”见学生们没有回应,笔者继续说:“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四联小学篆刻社团的同学们要以刀代笔,用手中的篆刻刀参与到抗疫的战斗中,在方寸之间刻下自己最真诚而朴素的心声,记录下时代的印记。用一枚枚精心雕刻的印章,歌颂举国抗疫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鼓舞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勇气,表达着对祖国抗击疫情强大力量、无比信任和鼎力支持的心声,更是借以挥洒情怀,共同为弘扬中国精神,为赢得抗疫胜利助力。” 三、实施过程与效果 说实话,布置完这个活动任务,笔者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个主题的任务能否得到学生们的响应,不知道能否获得预想的效果。但接下来的进程打消了笔者的多虑,因为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首先,学生们收集了相关的创作内容:平安中国、不忘初心、听党指挥、共渡难关、众志成城、武汉加油、大爱无疆、共克时艰、国泰民安、坚定信心、抗疫必胜、逆行英雄、齐心协力、人定胜天、山河无恙、天下康宁、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医者仁心、中国速度、中国加油,等等。接着,学生们开始准备印材、查字典、设计印稿,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学生还专门去买了新的好的印材,有的学生还要求笔者帮他们设计印稿(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笔者还是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学生觉得,这次“抗疫印记”的主题篆刻作品展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要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几天后,学生陆陆续续交来了初稿,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笔者引导学生们进行了修改。然后要求他们把修改后的印稿印在作品纸上,并写上自己的心情感言。有的学生写道:“钟爷爷在高铁上边吃泡面边看资料,最后疲劳的在高铁上睡着,看着真是让人心疼。”有的学生写道:“我们要做到:少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家里定时要消毒。”有的学生写道:“我们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还有的学生写道:“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等等。尽管从篆刻艺术的角度看,学生的作品水平还很底,显得很稚嫩,但其中饱含了他们浓浓的情意,连平时创作不太认真的学生都完成了作品,的确出乎笔者的意料。笔者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学生们一颗颗真诚、火热的爱心,刹那间,眼睛湿润模糊了。 这次“抗疫印记”主题篆刻作品在学校网站、学校公众号、镇教育公众号、微课掌上通、学校展板等展出,得到广大家长、同行、领导的关注,特别是对我们这次篆刻艺术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做法非常赞同,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自己也很得意、很开心。他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竭尽全力把自己学会的篆刻知识,倾注着浓浓的情感,创作出一方印,从而感悟人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的道理。 四、总结与反思 將篆刻艺术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抗疫印记”主题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了情感,受到了思想教育。这里没有说教,只有实在的行动和亲身的体验。可见,学生不是不愿学习,不是不会表达情感。关键在于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是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找准切入点,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创造恰当的德育渗透契机。二是要将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走近学生,让教学活动融入他们的心灵。做到这两点,情感教育、德育渗透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而言之,思想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重视,美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对美术教育自身也会取得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美术教师,要提高德育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和持续性。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得以完美。 参考文献: [1]邱金生.浅谈“实例教学”在篆刻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J].天津教育,2009. [2]吴汉伟.中小学篆刻教学初探[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2. [3]王南.让篆刻教学成为美术课堂的“一角”[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