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童趣化”成为小语教师的风格
范文

    王静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说:“童年不是成人的预备阶段,童心就是一颗颗诗心,他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富有诗意的、创造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具有“童趣化”的教学风格,能让学科知识的学习变得形象、有趣、生动起来。

    一、情境创设“童趣化”

    这里的情境创设是指利用艺术的直观形象与教师语言的描绘相结合,为语文学习创设一种形象、美好的氛围。

    1.借助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如在教《去年的树》一课时,我先播放了舒缓的背景音乐,然后在屏幕上依次出现鸟儿在不同背景中歌唱的图片,儿童立即被带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2.借助游戏等活动创设情境。如教学《开天辟地》时,我先带着学生玩了对对子的游戏,孩子们在开心的游戏中不仅积累了语言,又认识了“对偶”,为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语言现象作了有力的铺垫。

    3.借助大自然的美景创设情境。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让孩子亲近自然,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了解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语言“童趣化”

    “童趣化”的教师语言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儿童浸润其中,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1.有情趣。小学语文老师的语言应顺从儿童的天性,要能以情趣化的语言唤醒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多运用幽默风趣、打比方、联系儿童真实生活的方式,让儿童在课堂中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2.有情感。教师的语言只有融入真情,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带给他们深入的体验。

    3.有启发。“童趣化”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與联想,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达到启发心智的作用。

    三、学习内容“童趣化”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拓宽语文学习渠道,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1.对教材进行适宜的处理。如学《槐乡五月》,我将其中一段进行“变形”处理,使文字变成了诗的模样,读起来就多了几分情趣和味道。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2.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语文学习实践。如我常常让学生根据文字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头脑中的画面画下来展览;精彩片段朗读中,我会给学生配合适的音乐渲染意境;古诗教学中,我请学生自绘小折扇或自制小书签;写作教学中,我请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摄影并作观察记录。这样,多元素的融合让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3.让表演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事。学习故事类的文本,我则让学生们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从演员的选择到台词的排练,再到道具、服装的准备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学生们对这样充满童趣的活动乐此不疲。

    四、评价方式“童趣化”

    教师善用“童趣化”的评价方式,就能更为关注儿童个体的变化,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性、全面性、过程性和多样性。

    1.演示评价法。该评价原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评价方式,其核心是能力本位评价。我将其引入课堂,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主要要求学生对问题、任务或活动进行“演示”。

    2.朗读互动法。叶圣陶先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所以,我教孩子们写作文时,就要求他们在班级里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或朗读他人的文章,然后进行互动评价,这实际上是让被评价者充分参与其中。

    3.故事评价法。故事是孩子的精神初乳,用故事来喂养和评价孩子,母语学习会变得快乐而美好。比如孩子有出色的发言、精美的日记、生动的朗读、精彩的表演时,老师给予他们一个故事奖励;课前几分钟,让孩子们轮流分享自己看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风格的“童趣化”,可让母语学习变得形象、有趣、生动起来。情境创设的“童趣化”、教师语言的童趣化、学习内容的“童趣化”、评价方式的“童趣化”将为孩子们点亮语文学习之灯。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