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药热奄包治疗血瘀型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研究
范文

    袁向利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8-2019年接收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78例,对其分成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和实验组(盐酸氟桂利嗪+中药热奄包),各39例,两组经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疼痛VAS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疼痛VAS、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价值。结论:通过中药热奄包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效果确切,能够明显地降低疼痛VAS,提高临床总有效率[1]。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血瘀型偏头痛;疼痛VAS

    【中图分类号】R181.3+2 ?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49-01

    引言

    偏头痛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极高,其具有反复性、难愈性等特点,一般患者伴有一侧或双侧疼痛,且存在呕吐、恶心、眩晕等特点。个别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视力模糊、运动障碍等问题,一些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偏头痛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有12%,则是一个常见的内科疾病。2002年,严重偏头痛疾病则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一个致残率极高的慢性病,类同于肢体瘫痪、精神障碍疾病等。约有50%的偏头痛患者会对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约有30%的偏头痛患者会由于病情发展而停课或停工等。偏头痛也是引起脑卒中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来说,采用西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甚微,不仅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且也会导致就医成本不断增加。经过临床研究发现,中药热奄包对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效果显著。对此,本文筛选出78例偏头痛患者展开实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常规材料

    筛选本院2018/3-2019/3期间接收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78例,对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3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2.3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4.3年。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9.7岁;病程4-27年,平均病程17.6年。对比两组常规材料得出,无差异,以下研究存在可比性。

    筛选原则:①满足西医偏头痛的临床诊断要求;②符合中医偏头痛血瘀型的临床表现,诸如头疼如针刺感,反复发作,无固定疼痛点,舌苔暗淡或存在瘀斑,脉细微。③年龄在30-85岁之间;③病程不小于2年;④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⑤参与实验前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筛除原则:①继发性头痛者;②存在酒精滥用或药物成瘾者;③存在过敏体质者;④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模糊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⑥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⑦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者;⑧存在消化道或血液疾病者;⑨正在接受其他治疗者;⑩存在皮肤病或局部皮肤感染或溃烂者[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中药热奄包进行综合治疗。其中,盐酸氟桂利嗪是每日睡前口服0.5mg,坚持治疗4周。

    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包括:500g粗盐,20g当归、20g延胡索、20g川芎、15g艾叶、细辛5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置于棉布袋中。具体操作方法是:患者俯卧于病床上,将其颈部露出。将中药热奄包放在微波炉内加热至65℃左右,用毛巾将其包裹与内,然后敷在患者的大椎、凤池等穴位之上,1剂/d,15min/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疼痛VAS及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患者临床体征不见,证候积分降低≥95%;显效:患者临床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降低≥70%;有效:患者临床体征有所缓解,证候积分降低≥30%;无效:患者临床体征并无好转,甚至存在加重的迹象,证候积分降低<30%。

    1.4 數据分析

    此次实验数据通过SPSS25.0软件展开研究,计量资料通过x±s进行阐释,并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阐释,并给予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VAS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VAS得出,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VAS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VAS(4.12±1.203)小于4.82±1.343,差异显著,P<0.05。

    2.2 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经过4周的临床治疗得出: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25.64%)大于对照组(10.26%),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如表2。

    3 讨论

    血瘀型偏头痛一般是由于正气内虚、阴阳失调、脑脉失养等引起的[3]。对此,在中医治疗偏头痛疾病时,需要按照活血化瘀原理实施医治。通过本文对比中药热奄包与西药这两者方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得出,实验组在降低疼痛VAS、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中药热奄包能够在治疗4周内缓解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体征,由此来看,这是一个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关于这种治疗方案的后续疗效,则需要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展开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以便于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蒋治莉, 李润香. 中药热奄包结合中医护理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36):185-187.

    [2] 林小妹, 陈小英, 蓝云. 中药热奄包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 2017(2).

    [3] 郭闯, 李艳秋, 李芳, et al. 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护理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5):17-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