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回顾性研究 |
范文 | 吴洪才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119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均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87-01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常见类型,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中医治疗的安全性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现代临床治疗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越来越多,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文章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119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119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119例患者中有男性65例,女性54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为(53.6±6.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具体用药措施为:每次口服0.5g二甲双胍(生产单位: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72),1天3次,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采用养阴清热方:党参10g,知母12g,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牡丹皮、玄参各13g,石斛、泽泻各14g,黄精15g,山药18g,加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下降超过30%,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有效: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下降10~30%,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1.0%;无效:未达到上述標准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85%。该病出现后需要终生用药,因此对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2型糖尿病的特征在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存在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的情况,导致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率下降,导致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导致血管炎症因子激活,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4]。二甲双胍是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该药物脑梗通过降低肝糖原异生以及肝脏糖输出量,提高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机体代谢状况。但是该药物作为一种化学药物,长期服用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反应、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等症状上。为了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需要采取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是由于食多肥腻、嗜酒、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多由于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清热降燥、调养脾胃、补益肺气的原则。养阴清热方主要是针对这一原则提出的经验方,方中的麦门冬、玄参、生地黄、知母等药材归属于肺脾胃肾经,具有生津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天花粉、石斛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党参、黄精具有滋阴补气、益脾润肺的功效。全方能够燥热润湿,改善脾胃失调的症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5]。现代药理学证实生地黄能够改善高血脂症,玄参能够促使胰岛细胞的表达,知母能够调节血脂代谢,麦门冬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配方,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改善患者机体脂质代谢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由于缺乏特效治疗药物,需要长时间用药,但是长期服用西药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需要采用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能够有效突破这一问题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翁哲芳,胡小英,蒋良华等.基于中医体质辨识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社区糖尿病疗效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10):913-917. [2] 皮巧红.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2017,12(2):294-297. [3] 张繁荣.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124-125. [4] 蒋良华,翁哲芳,胡小英等.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2):20-25. [5] 孙红平,陈敬博.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126-1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